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中医大辞典》中哮喘指病名,其含义有二:1、哮证与喘证的合称;2、指哮证。哮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喘主要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一书中首先提出哮喘之名。至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始以“哮喘”独立成篇。而在宋代以前的医籍中,“喘鸣”、“喘呼”、“上气”等都是不同时期对哮喘的不同称谓。在未把哮喘独立成篇的古代文献中多将哮喘并于咳嗽、上气、逆气等篇中论述,而且对于小儿哮喘的专篇论述,也是从宋以后开始。本文结合中医喘证哮证和现代的支气管哮喘,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和当代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进展,对小儿哮喘做一综述。在《黄帝内经》中,论述病因病机较多,喘息的发生,有因阳盛暑邪引起;也有体内阳气不足引起。不合理运动和劳累可以诱发喘息。外感风虚邪气入六腑后会出现喘鸣。小儿中风热邪气会有喘息发作。需鉴别气有余和不足,主要与肺、大肠、胃、肾等臓腑相关。另需注意鉴别肺痹、肺胀、心源性的喘息、胁下有积血的喘息、漏风证喘息、气胸等。喘息的预后,脉象渐和缓则预后好,喘息不止,脉趋数急则预后差。治疗上,以针灸等外治法的治疗为主。《难经》深入阐发井荥俞经合理论,“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对于治疗喘息有重要意义。《伤寒论》中涉及喘息的症状只有太阳病和阳明病。归纳有六种平喘方法:1、麻黄杏仁石膏解表宣肺平喘法;2、厚朴杏仁下气平喘法;3、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温化水气平喘法;4、葛根芩连清热止泻平喘法;5、栀子豆豉清胸膈郁热平喘法;6、承气汤类通腑泄热平喘法。前三法为太阳病平喘的三法,后三法为阳明病平喘的三法。《金匮要略》中治疗肺胀、肺痈的方药,后世多用于治疗哮喘,《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中有四组八张方剂,射干麻黄汤、皂荚丸为一组,均咳逆上气有痰,前者痰清后者痰浊;厚朴麻黄汤和泽漆汤一组,前者脉浮在表,后者脉沉在里;麦门冬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一组,均为邪气壅肺,前者为火逆,后者兼水饮;越婢加半夏汤和小青龙加石膏汤一组,均为饮病,前者饮热,后者寒饮化热。水病、痰饮病的喘息,温法为基本方法。所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木防己汤加减、小青龙汤等都是以温药和之,治疗痰饮阴邪的典范。《中藏经》在论肝脏、肺脏、肾等篇章中提到喘症,首先肝脏病,有积气,久不去在胁下会引起喘息,这是对《内经》胁下积血喘息的发挥;其次,肝中热会有喘息表现,值得儿科医师重视。肺脏喘息辩证中,着重提到了关于梦的辨证。这对于辨别肺部疾病,及其虚实有重要意义。《辅行决臓腑用药法要》和《千金要方》均以五臓虚实为核心辨证论治,所载方药一精简,一丰富,在临床上,有很大参考价值。宋以后的医籍中,开始出现对哮喘的专篇论述。但由于中医开始分别流派,或偏寒,或偏热,或重脾胃,或重攻邪,或重命门,故仅作参考。现代医学对小儿哮喘的研究认为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有遗传因素、母孕及出生相关因素、性别、环境因素、饮食、感染因素和其他等。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有慢性气道炎症、气流受限及气道高反应性等。在深入研究中医典籍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用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进行对其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深入全面认识哮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