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灾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干扰类型,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本文以福建武夷山遭受2008年冰雪危害的毛竹林和黄山松林为试验地,探讨雪灾干扰后毛竹林和黄山松林不同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氮含量及毛竹林凋落物分解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毛竹林凋落物的分解呈先快后慢的趋势,不同受灾程度竹林凋落物分解速率随受灾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加快。(2)不同受灾程度毛竹林各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MBC、WSOC、ROC)年均含量随受灾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黄山松林受灾后各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MBC、WSOC)年均含量显著的高于受灾前各对应土层,而土壤ROC年均含量受灾前后无显著差异。(3)硝态氮是不同受灾程度毛竹林土壤水溶性总氮的主要形式。不同受灾程度毛竹林各土层土壤有效氮(MBN、WSON、NO3--N)年均含量随受灾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铵态氮是黄山松林受灾前后土壤无机氮的主要形式,受灾后黄山松林土壤铵态氮年均含量显著的高于受灾前,而土壤硝态氮年均含量受灾前后无显著差异。(4)不同受灾程度毛竹林及黄山松林受灾前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有效氮含量均具有显著的季节动态变化,总体表现为春秋季高于冬夏季或春夏季高于秋冬季。(5)不同受灾程度毛竹林及黄山松林受灾前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有效氮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总之,雪灾导致凋落物的输入增加,土壤环境因子(土壤温度、湿度的提高)的改变及二者的协同作用使受灾毛竹林及黄山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氮含量显著增加。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或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增加可能是雪灾后毛竹林及黄山松林土壤养分保留的重要适应机制。同时,雪灾后植物由于死亡或活性降低而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氮利用减少,经微生物固持后仍超出植物的利用能力,对于毛竹林来说,这可能导致土壤碳氮以WSOC、WSON和N03--N的形式从生态系统中流失,对于黄山松林来说,这可能导致土壤碳氮以WSOC和NH4+-N的形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