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求侧的调节能力对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是电力系统中的不可忽视的资源。售电公司作为用户需求响应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媒介,应尽可能地挖掘用户需求响应资源的价值,使其能够在电力市场中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而用户的需求响应策略也将直接影响售电公司需求响应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分析用户如何利用自身的可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研究售电公司计及用户响应行为时的运营优化模型。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相关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商业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控制策略。选取蓄冷空调、电动汽车和照明设备作为商业用户的可控电负荷,分别建立了基于温度舒适度控制的蓄冷空调电负荷模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和基于室内照明亮度控制的智能照明系统电负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用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优化商业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控制策略,并采用某一商业写字楼为例对所提方法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用电响应情况和经济效益。发展了一种计及生产设备用电控制的工业用户需求响应决策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工业用户的用电设备构成,之后基于状态任务网络建立生产设备用电管理的数学模型,并计及生产环境舒适度对温控设备用电负荷建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最小化工业用户的总用电成本为目标的负荷控制策略,并以某工业用户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构建了 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控制策略。将居民用户的可控电负荷分为了可平移电负荷和可调节电负荷两类,并分别基于洗衣机和洗碗机的工作特性建立了可平移电负荷模型,针对储水型电热水器和空调建立了可调节类电负荷模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居民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控制策略,并以某居民用户为例来说明所发展方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计及用户需求响应行为的售电公司运营优化模型。首先,构建了售电公司的运营模式,从购电和售电两个角度分析了运营风险。之后,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矩阵建立了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对电价信号响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以售电公司运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运营优化模型。最后,以某一具有工业、商业和居民三类用户的售电公司为例,对所发展模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售电公司和用户的经济效益。最后,对本论文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