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观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是其立足、发展之根本。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微观企业迫切需要进行科学投资决策、稳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随着国内金融行业和金融资本的飞速发展,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通过股权投资有机结合,成为了新形势下企业获取资金支持、谋求协同效应和自身发展的新路径。尽管政府对产融结合持鼓励态度,但社会和学界普遍存在“脱实向虚”的担忧,产融结合能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观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是其立足、发展之根本。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微观企业迫切需要进行科学投资决策、稳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随着国内金融行业和金融资本的飞速发展,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通过股权投资有机结合,成为了新形势下企业获取资金支持、谋求协同效应和自身发展的新路径。尽管政府对产融结合持鼓励态度,但社会和学界普遍存在“脱实向虚”的担忧,产融结合能否真正发挥“以融促产”的作用还有待检验。因此,本文以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为切入点,对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进行探究。在研究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时,本文将其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纵向市场竞争能力;二是企业在现有竞争者中的横向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梳理阅读前人的文献,本文首先从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出发,推导出产融结合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融资约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其次,以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就产融结合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因果逐步回归检验法验证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最后,本文进一步通过分组回归,探究了该影响在不同决策权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投资机会企业中的异质性。本文研究发现:产融结合能显著提升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包括产业链视角的纵向竞争能力和同行业视角的横向竞争能力。机制检验表明,产融结合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了企业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在控制了内生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表明:对于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分离度较高的企业,产融结合能显著提升其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对于权力分离度较低的企业,该影响则不显著;对于上市时间较长的企业,产融结合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其纵向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上市时间较短和中等的企业,产融结合的主要作用则在于提升其横向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对于投资机会中等的企业,产融结合对其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以上研究结论说明,产融结合作为一项国家明确支持的企业组织模式,确实能发挥“产融协同”、“以融促产”的效应,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长期竞争能力的培养和市场地位的形成。本文的研究结论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角度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为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践及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其他文献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本质上属于其个人融资行为,但是,由于股权质押所带来的平仓风险,控股股东为了保证自身的控制权收益,存在强烈的提升公司股价的动机;上市公司管理层在面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带来的业绩压力时,为了保证自身的管理收益,同样存在强烈的提升公司股价的动机。同时,国内外的研究也多次证明,市场通常会对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事件给予积极的反应,回购公告日之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上升。那么,操作简单的股份回购
绿色创新能够实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促进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相协调等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将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和创新放在了重要位置,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为谋求发展和引领生态,绿色和创新形成驱动工业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这也展现了经济和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可见,拥有新知识、新技术的绿色创新被寄予高度期望,以实现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获取经济效益的目标,推动经济、生态和社
近年来,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居民对商业保险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商业医疗保险始终起着重要的经济补偿和给付作用,同时也发挥着企业“稳定器”的重要功能。本文以2004-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商业医疗保险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首先,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有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
业绩承诺,亦称业绩补偿承诺制度。作为A股颇具特色的制度安排,业绩承诺因其强烈的信号传递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资产重组时并购方对被并购方进行要求“增信”承诺,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2014年,证监会颁布新版《重组办法》对资产重组进行了明确规定,若上市公司向非关联第三方购买资产未导致所有权变更,则不再强制要求业绩承诺。在更加宽松的资产重组制度环境和更加市场化的业绩承诺规则
媒体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在社会公平、政府监管和公司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认为传统媒体报道如报刊具有公司治理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报刊逐渐式微,而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则成为新式媒体,媒体治理的研究在学术界也从传统纸质媒体扩展到了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媒体通过揭露隐藏在公司中的新闻和信息,引发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减少了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且对公司管
近年来政府采购的规模较大且始终呈现增长趋势,采购金额占GDP的比重也在稳步上升。以往学者对于政府采购的研究通常聚焦于宏观层面,比如分析政府采购作为市场力量的补充所发挥的政府职能,探究政府采购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实施绿色经济和增强地区技术创新方面起到的作用。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将研究重点放在政府采购对供应商的影响上。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政府采购在微观层面对供应商的影响同样重大。本文选取2008-2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国内实体企业普遍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公司产能过剩,企业负债过高,以及宏观政策环境不确定等问题,企业利润收入下滑,公司经营压力加大。为了追求高收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众多实体企业纷纷购买金融资产、从事金融业务,企业“脱实向虚”现象日益突出。从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来看,企业配置大量金融资产、从事金融业务不仅会影响其的经营业绩和经营
2015年,我国股票市场遭受了沉重的损失,在当年7月,曾经达到巅峰的股票价格暴跌,绝大多数公司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下跌,给投资者的信心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为避免股票价格持续下滑,稳定投资者的信心,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进一步扩散,政府推出了诸多激励政策,其中便包括兜底式增持。兜底式增持是指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实际控制人对员工的损失进行保障的员工股权投资,逐渐成为上市公司青睐的新型股权激励机制。然而,在我国上
在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趋紧,信用收缩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债券违约主体数量和违约余额迅速攀升,达到了空前的高位,此后便居高不下,信用债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不少债务违约出自于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内企业成员之间股权结构多种多样,内部关联交易频繁而错综复杂,使得信用风险在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传染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因而集团整体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增速呈现下滑趋势,尤其部分制造行业面临着信贷紧缩、产能过剩等困难,导致部分原本经营状况良好、产品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也陷入债务严重的困境。为缓解现金流紧张,节约利息支出,部分企业进行债转股来缓解财务危机。从2016年起,我国开始进行第二轮债转股,即“市场化债转股”,而本轮债转股的动因和经济后果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回归分析方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从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