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他的文学声誉稳步提升,至今已经步入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家之列。他在美学和文学理论上独树一帜,倡导“效果论”诗学,并由此出发论述了短篇小说合法化、诗歌或文学作品的自身价值、艺术想象和创新等重要问题。他的主要观点影响了同时或稍后在欧美国家盛行一时的“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创作思潮。爱伦·坡成为继J.F.库柏之后第二位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 当爱伦·坡开始文学生涯时,哥特小说受到广泛欢迎。这类小说以欧洲中世纪为故事背景,描写家族复仇、财产争夺、心理变态、精神错乱等奇特故事,不时借用超自然力量,竭力渲染血腥暴力、怪诞恐怖的气氛。哥特小说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达到高潮。他的短篇小说绝大多数都是哥特小说。这些哥特短篇小说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通俗而不庸俗,艺术精湛,不乏佳作。这使得他的短篇小说和大多数哥特小说迥然不同。他勇于创新,大力修正哥特小说的流行模式,对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首先,他通过短篇小说这一艺术形式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将哥特小说“向内转”,赋予这种流行小说以心理化倾向,探索人类心灵内部的暗道和密室。疯狂、谵妄、偏执、心理反常、人格分裂、梦幻等极端心理状态是他作品中屡见不鲜的创作主题,从而揭示出心灵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他笔下的人物或者受制于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无法挣脱,焦思苦虑之后心智崩溃;或者感受丰富,敏感异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成为自己心中梦魇的牺牲品;或者智力超群,洞察世事人情,对事实真相的探索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就效果而言,他的作品最终震撼读者的并不是简单的刑事案件,而是内在的人物心理。这种做法,在他的短篇小说中,贯穿于各个方面。他笔下的景物描写往往渗透着主人公的特定情感,但又不拘一格,有时花费大量篇幅直接抒写,有时旁敲侧击,间接地暗示映衬。 其次,他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反讽意味,表现在小说意蕴、结构、人物等各个方面。他的小说佳作,从来不限于一种解读,经常对不同的读者显现出不同的涵义,各种涵义之间相互渗透交织,具有很强的阐释潜能,不断激发后代批评家的阅读兴趣。他的小说结构也是多重结构的,或者前后情节反讽,或者表面情节与隐蔽情节反讽,《梅茨格施泰因》和《厄舍府的倒塌》堪称这两种形式的代表作。 由此可见,爱伦·坡的创作以“效果论”为核心,从表现恐怖事件、描述恐怖场景转变为关注恐怖效果,从文本表现转向文本接受。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从“写什么”到“怎样写”、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哥特小说做出了有价值的修正。这些做法,显著提高了哥特小说的艺术品质,也为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人造人的愿望由来已久,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描写。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人、《浮士德》玻璃器皿中的人造人,以及阿西莫夫的机器人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类对自身
子宫肌瘤是女性多发病。如果有一种手术可以不开刀,不出血,你只需躺着听听音乐跟医生聊聊天,肌瘤就被“消灭”了,这能是真的吗?  海扶刀是种什么“刀”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海扶中心主任陈兵介绍,“海扶聚焦超声刀”,简称海扶刀,它的特点就是“隔山打瘤”。这把特殊的“手术刀”就是医生手里的鼠标。  “海扶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主要利用超声波具有的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性,将超声换能器发射的无数
期刊
室内体育课是为了教学需要而组织学生在室内完成的课堂教学,是室外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辅助。但是很多教师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放弃了这个阵地。由于学校领导思想上
期刊
本文通过对泰国WALAILAK大学生汉字书写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其汉字习得的一些因素及产生书写错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汉字教学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统
武汉的陈先生和一帮朋友去吃火锅,牛羊肉、贡丸、金针菇,点了一大堆菜,一伙人一直吃到凌晨一点多。可能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回家后陈先生就开始不停拉肚子,折腾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拉了好几次。想着还要上班,去医院也嫌麻烦,去药店买了些止泻药就去上班了。吃了两天药,拉肚子没止住,还高烧39℃,小便也解不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张益民副主任接诊后,分析他很有可能是严重腹泻引起的
期刊
中国直至明清代,向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的悠久政治、文化,不仅在东方、南洋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它的声誉也运及于西方各国。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在发展处
本文是对中国当代文学中英雄主题表达现象的一种尝试性研究。  作为文学永恒主题之一的英雄精神,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不仅是突出强调、贯穿始终的,而且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