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租赁税收制度的完善建议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租赁于1952年诞生于美国,随后迅速扩展到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资金市场上仅次于银行贷款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在金融市场上与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并驾齐驱。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融资租赁交易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积极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环境不完善、拖欠租金现象严重等问题,其发展一度受限。不过进入21世纪,随着对融资租赁交易的特征和功能的不断深入了解,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税收作为支撑融资租赁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作用尤为重要。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发展初期,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如实行投资减免和加速折旧政策。而在我国当前的融资租赁税收制度中,却存在着税基不统一、税负不公平、税收政策不灵活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为。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对于融资租赁业的打击尤为重大,因此本文欲从我国融资租赁税收制度现状入手,对比其他国家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分析我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缺陷和问题,探索性的提出我国融资租赁税收制度的完善建议。   全文正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表明论文的构思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及融资租赁概述。第二章,阐述融资租赁的含义及功能,分析国内外融资租赁的现状。第三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总结我国融资租赁业务涉税项目以及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现状。第四章,讨论欧美国家有关融资租赁税收的相关政策,并对有关政策所发挥的促进作用进行总结和评价,作为完善我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借鉴。第五章,主要从融资租赁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角度出发分析融资租赁税收制度的缺陷和问题,并探讨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为。第六章,在对比国外税收政策以及分析我国融资租赁税收制度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完善我国融资租赁税收制度的建议。
其他文献
银行是金融市场中介,扮演着资金供需的桥梁的角色,银行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源泉,存贷款利差的变动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有利于促进
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发展决定论备受西方发达国家推崇,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化为主导内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
石油是现代工业经济中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军事和外交安全,也影响整个世界的政治军事格局。随着中国经济长期高速的增长,我国对石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