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资源环境的重要组成,土地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为揭示福建省县域土地资源对人口、经济的综合承载现状,缓解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压力,本研究基于福建省农用地分等更新与产能核算成果,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耕地—城乡建设用地为承载体,以人口—经济为承载对象,运用单要素综合评价法对福建省2010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城乡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以及建设用地经济承载力进行测算研究,同时基于2020年耕地资源规划保有量、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用地规模,预测2020年福建省耕地、城乡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并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绘制相关空间区划图件。在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构建土地资源人口-经济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主观层次分析与客观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全省县域土地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福建省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0年福建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虽处于一般状态,但可承载人口规模与2010年人口规模基本持平,基本上不具备承载潜力。其中耕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较大的县区主要集中于中部丘陵山地区、北部丘陵山地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中度超载、严重超载状态的地区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2020年全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中度超载状态,已不具备可承载潜力。其中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尚具有较大承载潜力的县区主要位于中部丘陵山地区、西北部丘陵地区,面积较2010年有所减少;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超载的县区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面积较2010年有所增加。(2)基于全省视阈,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处于临界状态,可承载城镇人口规模与2010年城镇人口规模基本持平。其中城镇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潜力较大的县区主要分布于西部、东北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人口承载状态处于超载的县区分布相对较分散。2020年全省城镇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依旧处于临界状态,届时其承载潜力较大的县区主要位于东部和西北部地区,面积较2010年有所增加;其城镇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处于中度超载、严重超载状态的县区主要集中于东北部、中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面积较2010年有所增加。(3)2010年福建省村庄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处于一般状态,尚有26%的承载潜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心村”现象的日益显著,村庄建设用地的人口承载潜力越来越大,至2020年全省村庄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潜力达34%,较2010年增加了8%,且处于中度超载、严重超载状态的县区仅占全省的6.0%,较2010年有所降低。(4)福建省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承载力未超载,仍具有较大承载潜力。全省县区间经济承载力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沿海的地级市辖区和大部分沿海县级市较高,内陆山区县区较低。其中厦门市、福州市和泉州市三个福建省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承载度相对较高,其经济承载潜力相对较小;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内陆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承载力较小,其经济承载潜力相对较大。(5)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福建省2010年县域土地资源人口-经济承载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全省84个县区土地资源对人口-经济的综合承载力基本上能够满足其县区发展的需求,其中除处于较高现实承载度—较低承载潜力的福州市辖区基本上不具备综合承载潜力之外,其余处于中现实承载度—中承载潜力、较低现实承载度—较高承载潜力、低现实承载度—高承载潜力县区的土地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均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