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的主体性一直是女性研究所关注的话题,其以女性的主体性意识为研究对象,话题涉及政治、文学、艺术等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女性主义意识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关于女性的研究在文学、美术、雕塑、行为装置等领域进行得如火如荼,而之于舞蹈,其中著述却寥若星辰。什么是女性舞蹈,什么是编舞家的女性主体性意识,中国有女性主义编舞家吗,为何许多女性编舞家(如皮娜·鲍什、王玫)都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关于女性编舞、女性主义舞蹈,我们似乎有着太多太多的问题…本文将随着这层山叠嶂的问题思考,以西蒙娜·波伏娃、爱丽丝·马利雍·杨等人的女性主义理论为立足点,结合米歇尔·福柯、梅洛·庞蒂、理查德·舒斯特曼等人的身体观,提出现代舞编舞中“女性编舞家主体性表达”这一概念,从女性主义、身体意识和主体性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其内涵、所指,选择一位中国女性编舞家(王玫)及其作品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将上述三个方面(女性主义、身体意识、主体性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引入至王玫的作品分析中,分别以选题构思、身体语言、编舞理念三个模块进行解析。全文以舞蹈中的女性身体这一角度为切入点,从性别的角度概括出王玫的编舞手法。其中,在选题构思这一模块从个体经验、两性关系、同性关系三个维度解析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捋清其选题构思的内在、外在动力;在身体语言这一模块,以拉班力效原理和德尔萨特表情体系为依据和指导,分别从独舞、男女双人舞、女子群舞三个方面分析舞蹈着的女性身体在其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态,与前文的选题构思模块相呼应,进一步解析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强化其主体性的表达。最后在编舞理念模块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间性思想”,回答了王玫为什么拒绝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并且指出了王玫作品中主体性表达的两大特点。本文力求通过对王玫作品的解析,把握编舞家王玫女性主体性表达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女性的主体性表达在舞蹈作品中的具体呈现,期望为探索中国女性编舞分析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一个实际可行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