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危机的发生往往会给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同时给投资者带来严重损失。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公司管理层为了避免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可以在企业运行中追踪、监控公司具有警示意义的指标,矫正公司的运行。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分析这一类的数据获知公司是否会在近期或者远期出现财务危机,从而避免投资即将出现财务危机的公司而带来损失。管理层出于某些目的利用盈余管理手段调节利润,会导致呈现的财务状况与公司真实财务状况具有差距。但这种操作同样会留下痕迹,对这些痕迹的追踪将有利于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识别,提高对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预警水平。在利用财务指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日臻完善的情况下,研究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关系,验证衡量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变量被纳入财务预警系统是否会有助于提高财务预警水平,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围绕这一研究主题,各章节研究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及其意义,阐述了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文章选取盈余管理因素作为判断是否发生财务危机解释因素的原因及意义。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相关研究方法。最后在提出本文的逻辑框架与创新点。第二章:文献述评。本章首先分别对财务危机预警及盈余管理定义进行梳理,并对财务危机预警的方法和近年来变量选择的发展做出介绍,同时对盈余管理手段、计量方法、目的等做出文献梳理。在此理论基础上可以看出,日渐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已经为添加合适变量做好了方法上的准备,而盈余管理研究也已经具有了能够可靠计量盈余管理行为的模型方法,再结合国内外对盈余管理与财务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看出现有的文献已经为盈余管理因素在财务预警中的应用做好了理论准备,对文章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盈余管理因素对公司财务危机影响研究设计。本章首先对需要进一步定性及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假设。其次对文章所用数据样本及筛选方法做出介绍,对本文所研究财务危机公司与非财务危机公司给出具体筛选依据。再次,对实证模型所需变量做出介绍,具体介绍了实证中所需关键变量——可操控应计利润的计算方法。最后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第四章:实证分析。首先利用频率分布法对样本每股收益率的频率分布做出分析得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较多盈余管理行为的结论,为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财务危机关系打下基础。通过对样本可操控应计利润的计算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确定财务危机公司与非财务危机公司可操控应计利润指标确实存在明显差异,在财务危机发生前,财务危机公司比非财务危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相对更高。对第三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代表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控应计利润与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操控应计利润越高的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对比结果还显示,在单纯财务指标构建的预警模型中加入可操控应计利润指标确实能够提高模型的解释效力。第五章:结论与展望。综合分析实证结果,对文章提出的假设及验证进行总结。分析本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提出关于财务预警研究以及盈余管理与财务预警研究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充及完善的方向。创新性:(1)将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相结合。利用陆建桥(1999)所提出的扩展的琼斯模型计算中国上市公司可操控应计利润值,并以此作为代表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研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之间的关系。(2)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加入盈余管理变量后的预警模型与纯财务指标预警模型进行对比并提出盈余管理变量的加入能够有效的提高模型的解释效力。局限性:(1)在选择样本方面,本文仅选取了2010年新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作为危机样本,非危机样本容量与危机样本以1:2确定。在这方面,中国A股上市公司一年被特别处理的公司总数较少,因此两组样本数量均有限,涵盖行业样本不够丰富。如果能够将多年份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作为危机样本,忽略年份的绝对值,而将不同年份发生财务危机的样本以发生财务危机当年为基准,并以此样本配对并选择未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样本,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样本容量,还可以将不同年份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放在同一模型下分析比较。(2)在建立单纯财务指标与财务危机关系模型的时候,选取财务指标较少,未能在众多财务指标中做实际分析与全面挑选,仅选取经文献论证过的经典指标作为构建模型的依据,虽然所选取各项指标均通过了统计学检验要求,但回归模型的效果仍有提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