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是否因为临床背景不同导致中西医院对HILI患者的诊断存在差异性,探讨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从而加深对中草药相关性肝损伤的认识,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搜索三家三甲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或手动查阅纸质版病历,按资料收集表记录湖南中西三家医院可能与中草药相关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应用RUCAM因果关系评分方法(≥3分)对病例进行再评价;然后根据中草药相关肝损伤诊疗指南分别对每个中草药相关性肝损伤的病例进行诊断,对中西医院HILI的诊断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列出所有中草药相关性肝损伤病例的一般情况、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转归情况,最后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三家医院DILI病例349例,筛选出可能与中药相关的DILI病例共180例,其中2例因资料缺失无法进行因果关系评价,13例未达到肝损肝损伤的生化标准,故纳入RUCAM量表因果关系评价共165例,评分≥3分为93例。应用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对93例疑似HILI患者进行再诊断,最终确定诊断为2例,临床诊断为13例,疑似诊断为78例。并运用R×C表卡方检验对临床背景不同中西医院的诊断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院HILI的诊断存在差异(X2=10.917,P<0.05)。分析93例疑似HILI患者所服药物只含中药成分的共27例(29%);中西复方制剂3例(3.2%),与西药联合运用的共18例(19.4%)。对180例中草药相关性肝损伤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引起肝损伤的中药种类以何首乌及其制剂、中药药酒和雷公藤及其制剂最为常见;HILI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各占77.2%、6.1%和16.7%;大部分患者以身目尿黄和乏力为首发症状,多数伴有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厌油、呕吐、纳差及上腹部不适,少部分表现为过敏症状,如寒战发热、皮肤瘙痒及皮疹;根据DILI的严重程度分级标准,1级、2级、3级、4级为和5级各占26.7%、13.3%、25%、32.8%和2.2%,90%的患者预后良好,无效或加重占9.4%,死亡患者为0.6%。结论:临床上HILI的诊断大多数依靠医务人员的经验,存在很强的主观性,误诊率较高,而导致HILI的误诊原因有很多,中西临床背景不同也是众多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更客观、更准确地诊断中草药相关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