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精炼过程钢液成分与温度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cj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液的温度和成分是炼钢过程中重点控制的工艺参数。准确控制钢液温度是保证连铸生产顺行的重要因素,而精确控制钢液的成分是生产合格钢产品的前提保证。LF钢包精炼炉作为初炼炉与连铸之间重要的温度和成分的控制手段,其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着连铸过程的顺行及成品钢的合格率。因此,建立LF精炼过程中成分和温度精确控制模型,实现精炼过程的“一键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某钢厂135t钢包的LF精炼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统计现场生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与现场在线调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LF精炼过程中成分和温度的控制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根据钢液的入站成分及目标成分,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计算入站钢液需要微调的成分、补加合金的种类及合金的添加量,并最终预测终点成分;LF精炼过程中电极加热会导致钢液增碳,增碳量主要与埋弧效果及电流的稳定性有关,实验结果表明,当埋弧效果较好时,电极加热每小时钢液平均增碳量为0.0386%,底吹氩不通、埋弧较差时,平均增碳量为0.0831%。LF精炼过程钢液的回锰量与入站时的酸溶铝含量有关,通过回归拟合现场大量的历史数据,得出回锰量与钢液入站酸溶铝之间的关系式:△w[Mn]=0.02054-0.5985·w[Als]+4.64985·(w[Als])2。(2)在详细分析LF精炼过程能量平衡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钢包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以钢包到达LF处理位、首次测温作为起点,计算了LF精炼过程不同阶段包衬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LF工位精炼30mmin内,在线钢包导致钢液温降会比新钢包小约10℃;入站温度越高,包衬间的温度梯度越大,精炼过程其导致的钢液温降速率就越快;在加热过程中,包衬散热导致的钢液温降会逐渐增大,而非加热过程则逐渐减小,且加热后要比加热前温降大。(3)实现了LF精炼过程中加热时间的自动确定,同时具备在加热时间到达前3min时,对加热时间进行自动校正的功能。(4)建立了LF精炼终点温度和成分预测及过程控制模型,并进行了合金料单、加热时间的自动计算及终点成分与温度预测准确性的现场在线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钢液中C、Si、Mn、Ti四种元素的终点成分预测值与实际检测值偏差在±0.02%范围内的命中率达到90%以上;对钢液终点温度的预报偏差在±5℃以内的命中率为87.5%,±10℃以内的命中率为95%。准确率完全能够达到实际生产的要求,实现了LF精炼过程的“一键控制”。
其他文献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T)和综合孔径雷达(SAR)是图像重建技术应用的两个重要领域。卷积反投影(CBP)与直接傅立叶重建(DF)同是图像重建中变换法的典型算法。一般说来,DF算法原理
现代的机型对机场场道的强度、平整度、粗糙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场道混凝土工.程应严字当头、周密组织、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方能确保工程质量.本文就机场混凝土场道施工方面
本文通过大量的烧结杯实验,并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等微观工具,对宣钢低硅烧结矿成矿机理、微观结构的变化及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该文研究的目的是优化抗肿瘤药物洛莫司汀(Lomustine,CCNU),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控制释放药膜的制备.研究利用胶原蛋白材料作为药物的载体,将制得的药物微颗粒分散于胶
学位
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研究与化工、材料、能源、交通、环境、农业、建筑、地矿、机械、农药、食品等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是近20年国际学术界前沿研究课题之一。但将物
自1952年首次成功使用心脏起搏技术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十多年里,心脏起搏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上,随着密封技术、能源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起搏器的设计
小动物CT系统在现代疾病以及药物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维可视化交互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小动物CT图像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中。  本文基于小动物CT图像的可视化要求,对
自然界中的虾、蟹壳等经过脱钙、脱蛋白质、脱色素等处理后,可得到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甲壳质,其化学名称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甲壳质经脱乙酰基处理后的
膜片钳技术已成为分子和细胞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膜片钳系统组成部件之一的电子学部件里的数据采集控制接口连接了膜片钳前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和控制命令的交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