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起,中国开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该制度设计的目标是在全国建立覆盖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经过七年多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可能会导致其根本目标不能实现。几乎与此同时,在保险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保险业加强了县域保险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并于2008年起开始进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早在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之初,就有着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制度创新,但总体成效并不显著。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保险业监管部门共同推进的情况下,商业保险作为一个外生因素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并且以什么模式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摆脱困境,走向完善?这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从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出发,讨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因素和制度环境,并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商业保险的参与能否促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并满足最初制度设计的目标。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理论工具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回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人身保险市场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第三部分讨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存的问题,并应用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阐明当前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模式能否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选模式,同时设计一个具体方案,并以能否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突出问题的角度评价其绩效。经研究,我认为这种模式克服了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不能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差异化的医疗服务消费和补偿需求的问题,至于能否维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平衡并减轻政府的筹资负担,还需要在获得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保险精算。第五部分是结论,点明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说明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