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元中Nav1.1突变效应及其致病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CN1A是编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1的a亚基的基因。临床上检测到的该基因突变会导致Nav1.1功能呈现增强、或丧失两种截然相反的改变。尽管利用不同体系对该基因突变造成癫痫病因的研究已持续了几十年之久,但至今对此问题仍无确定答案。部分原因在于以往使用的研究体系本身具有局限性,因此,在本课题中,我们将CRISPR/Cas9及TALEN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iPSC的癫痫模型中,来研究SCN1A功能丧失型突变导致癫痫的病因。通过在iPS细胞水平上敲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tdTomato来标记神经元网络中的GABA能神经元亚型,我们首次在病人来源的神经元网络中对表达Nav1.1的神经元亚型做了电生理检测。同时,我们对网络中自发抑制性及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活动进行了分析。首先,我们对来自病人的突变c.A5768G进行了体外转染体系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突变在转染细胞中正常表达,但通道无或仅有极小钠电流。对该病人iPS细胞分化得到的神经网络中的GABA能神经元进行电生理研究发现,c.A5768G突变不仅使神经元上Nav的通道电流降低,同时会使Nav的激活曲线右移。而Nav通道的改变进一步使GABA能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的特性改变,具体表现为动作电位的幅度和发放根数降低,以及动作电位的阈值升高。至此,我们初步确定钠离子通道的突变损害了GABA能神经元的兴奋性能力。于是我们监测了网络中自发的突触后电活动,结果表明病人自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发放频率及幅度均显著降低,而病人自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除过发放频率相对于修复细胞增高外,无显著性变化。当我们进一步分析突触后电活动的发放频率时,我们发现与正常人和修复细胞株中抑制性突触后电活动占主导地位相反,病人来源的神经元网络中兴奋性突触后电活动占主导地位,表明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活动的改变足以扭转整个神经元网络的兴奋性状态。我们的研究来自于选择性标记的Nav1.1表达的神经元亚型,及由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性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网络。从而可以直接观测该突变的生理效应,填补我们对于SCN1A在外转体系中与在内源性表达的神经元细胞中的突变效应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SCN1A功能丧失型突变造成疾病的生理基础,展示了疾病发病的根源,可为临床上该类癫痫的用药,及抗癫痫药物的筛选与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
其他文献
在不同湍流内尺度情况下,对大气湍流引起的光波光强闪烁和到达角起伏的时间频谱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实际大气湍流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利用大气湍流模拟箱来生成具有不同
采用固相法合成系列铬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体系在中低温[(180~300)℃]下具有优异的氨选择性催化氮氧化物还原活性,其中,Cr(0.5)-Cr Ox催化剂在空速50 000 h-1、反应温度200
CSB 2011年1月5日,在Tennessee公布了Hoeganaes铁粉生产工厂在2011年发生的三次伤亡事故的最终调查报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背景:脑胶质瘤是最常见颅内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部脑肿瘤的45-55%。根据WHO的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Ⅰ、Ⅱ级恶性度较低,而Ⅲ、Ⅳ级恶性度较高。目前,
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60%。目前对胶质瘤患者普遍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虽然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
从对比中美孩子的分数与能力入手,分析我国教育造成"高分低能"的各种原因,对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的"应试教育"进行了分析,试图在分数和能力之间寻找平衡点。最后从
粮食流通体制虽然经过10多年的改革,但粮食流通中储存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储存成本上升的现象依然突出,这是导致粮食行业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约克夏猪和藏猪血清中脂联素和胰岛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约克夏猪和藏猪血清中脂联素含量分别为(62.59±5.51
<正> 由世界银行驻中国办事处项目经理、林业专家刘瑾女士为组长的世界银行专家组一行5人,于5月23日至28日对我区弄岗、板利、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进行首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