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职业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幸福感甚至决定了人生幸福。对于劳动者来说,当职业幸福感越强大时,职业能量越强,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同、努力的程度、付出的认可、自我价值的实现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企业来说,提升劳动者的职业幸福感,可以克服劳动者的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我国作为具有十四亿人的第一人口大国,劳动者占到60%左右,如何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职业幸福感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调查数据,根据职业幸福感相关测量指标,采用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法(LCA)将劳动者(雇员)划分到不同水平的职业幸福感组群当中。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的方式,研究全样本、不同职业类型和不同地区的劳动者职业幸福感水平现状,又从微观角度建立Ordered-probit模型,以劳动者(雇员)的职业幸福感为研究目标,考虑了包括劳动者的工作资源特征、个体资源特征以及个人-组织适配度三个维度的因素对劳动者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既揭示了影响劳动者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又对不同职业类型与不同地区劳动者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劳动者的年龄越大,职业幸福感水平倾向于越低;劳动者的学历越高,职业幸福感水平越高;非农户口劳动者的职业幸福感水平高于农业户口劳动者,未婚较已婚高。第二,脑力劳动者的工作整体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水平最高,最愿意选择继续在职;体力劳动者的职业幸福感水平最低,最倾向于选择离职。第三,东部地区劳动者的职业幸福感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最倾向于选择离职,而西部地区劳动者最愿意选择继续在职。第四,劳动者年龄的增加、工作时长越长和存在加班现象时会降低职业幸福感水平,而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使用互联网的频率越高和组织支持越多时越有助于提升幸福感水平。劳动者部分自主决定工作进度有助于提升职业幸福感水平,但完全自主决定工作进度时,其职业幸福感水平却显著下降。劳动者对工作合作者、薪酬以及工作晋升机会的满意度越高,其职业幸福感水平越高。第五,体力劳动者的职业幸福感水平提升受日常生活悲观情绪的阻碍影响最为严重。第六,工作中需要使用互联网的频率对东部地区劳动者职业幸福感的影响较为平缓,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较为具有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