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暴发性肝衰竭是一种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的急性肝脏疾病。由于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其病死率目前仍高达70%。肝衰竭的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大量的肝细胞坏死。通常认为,异常增高的免疫反应造成的损伤在肝衰竭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TNF-α和IL-1β等早期炎症介质是造成肝细胞损伤的主要炎症因子。HMGB1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核蛋白,释放到细胞外则可介导炎症反应。最近研究发现,HMGB1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关,表明HMGB1可能参与了肝脏疾病的免疫病理过程。中药“五加皮”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和肝病。有研究报道五加科植物的提取物对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五加苷元是新近从五加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种三萜化合物,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五加苷元能抑制TNF-α、IL-1β和HMGB1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因此,我们通过建立一种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观察五加苷元在动物体内对TNF-α、IL-1β和HMGB1等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以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暴发性小鼠肝衰竭模型的建立: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600 mg/kg)和内毒素(0.5 mg/kg)联合诱导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2)给予五加苷元预处理,观察其对肝衰竭小鼠造模后1.5h TNF-α、IL-1β(ELISA),8h ALT、AST(生化分析)、和16h HMGB1 (Western blot)在血清中的含量,对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小鼠生存率的影响;对HMGB1移位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3)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五加苷元处理,观察其对肝衰竭小鼠血清中ALT、AST和HMGB1含量和生存率的影响,并检测对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的影响。(4)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给予五加苷元处理,观察其对小鼠血清中HMGB1含量的影响。(5)五加苷元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正常小鼠给予五加苷元处理后,观察其对肝肾功能、心肌酶学等的影响以及心、肝、肾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1)小鼠血清中ALT和AST含量在模型组分别为7752.40±343.45 IU/L和8326.72±277.25 IU/L,较正常对照组37.66±27.53 IU/L和97.38±42.36 IU/L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失去正常肝小叶结构,肝组织细胞大块状坏死,坏死区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提示造模成功。(2)给予不同剂量的五加苷元预处理,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1β和HMGB1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50mg/kg五加苷元预处理后ALT和AST分别降至6136.18±245.08IU/L和5791.42±773.90IU/L; 100mg/kg五加苷元预处理组降至3845.24±264.78 IU/L和4473.92±510.27IU/L,与模型组比较,分别P<0.05和P<0.01;经五加苷元预处理,小鼠肝脏中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结构破坏程度减轻,发生HMGB1从胞核向胞浆移位的肝细胞数减少,发生凋亡的肝细胞也减少;药物处理各组小鼠的生存率均不同程度地提高,100mg/kg五加苷元处理组小鼠生存率达41.67%(5/12)。(3)在造模后3h给予不同剂量的五加苷元处理后,小鼠血清中ALT,AST和HMGB1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模后给予五加苷元100mg/kg处理,ALT和AST分别降至6085.47±446.83IU/L和5638.79±510.27IU/L;小鼠的生存率均呈不同程度增加,造模后给予五加苷元100mg/kg处理,小鼠生存率提高至33.33%(4/12);但其保护作用较预处理减弱。(4)在造模后3h、6h和12h等不同时间点给予100mg/kg的五加苷元处理后,小鼠血清中HMGB1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造模后3h下降最明显。(5)正常小鼠给予五加苷元处理,其肝、肾功能和心肌酶学,及心肝肾肺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结论:(1)五加苷元能明显抑制D-GalN和LPS诱导暴发性肝衰竭小鼠分泌早期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晚期炎症介质HMGB1,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2)五加苷元能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改善肝功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生存率;(3)五加苷元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