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血清CysC与冠心病(C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提供一定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09-2019.12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91例作为心衰组,冠心病(CHD)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内科学教材,心衰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同期选取于本院住院治疗确诊为CHD患者及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各80例作为对照组。心衰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34)、心功能Ⅲ级组(n=30)、心功能Ⅳ级组(n=27)。全部受试者来院后仔细询问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信息,测量血压,并量取身高和体重,求得体重指数(BMI)。同时受试者采用肘静脉血化验血清CysC、Pro-BNP等实验室指标。并由本院经验丰富的B超室医师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方法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联合会推荐的方法。采用M型超声连续测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数值。比较对照组、冠心病组、CHD合并心力衰竭组间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观察三组间CysC、Pro-BNP等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比较三个亚组临床资料,观察三组间CysC、Pro-BNP等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CysC与Pro-BNP、LVEF、LEVDD、NYHA分级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筛选冠心病合并心衰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1.对照组与CHD组、CHD合并心衰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三组间在比较性别、年龄、BMI、心率、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CHD组、CHD合并心衰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三组间比较Urea、CRE、TG、TC、AST、AL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Pro-BNP(537±38.99、576.92±40.02、3474.24±727.80)、CysC(0.51±0.21、0.79±0.24、1.30±0.41)、LVEF(66.70±3.43、59.90±5.16、51.95±8.20)、LVEDD(44.19±3.58、49.6±5.06、59.79±7.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心功能Ⅱ、Ⅲ、Ⅳ级组间Pro-BNP(1226.22±340.38、3266.40±1643.73、6535.99±2490.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的增加,Pro-BNP水平逐渐上升,三组间两两比较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组间血清CysC(1.10±0.27、1.38±0.37、1.46±0.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的增加,血清CysC水平逐渐上升,两两比较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组间LVEF(57.29±5.60、47.27±6.03、39.33±4.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的增加,LVEF水平逐渐下降,两两比较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组间LEVDD(54.59±6.09、60.17±6.98、65.93±6.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的增加,LEVDD逐渐上升,两两比较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CysC与Pro-BNP、LVEF、LEVDD、NYHA分级的相关性分析血清CysC与Pro-BNP、LVEDD、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633,r=0.491,r_s=0.794,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11,P<0.05)。5.冠心病合并心衰严重程度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冠心病合并心衰心功能分级为应变量,以各临床资料为自变量,筛得Pro-BNP、CysC、LVEF为影响冠心病合并心衰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1.血清CysC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表达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正常人;2.血清CysC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随着心功能增加,血清CysC逐渐增加;3.血清CysC是影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且是独立危险因素;4.血清CysC可协助评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