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是我国封建时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它的各个方面都对后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时期,茶叶生产在唐至五代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国茶叶产区有所扩大,植茶范围更为广泛,茶叶产量也有增加。论文结合古籍、地方志及今人研究成果,对宋代茶叶产区、产量、茶叶品名以及茶叶兴盛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宋代茶产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辨析整理得出北宋时产茶区分布于19路、122个府州军、306县,南宋时产茶区分布于16路、117个府州军、305县,南宋产茶州数较之北宋略有减少应是战争导致南宋版图缩小,而地处淮水以南的南宋辖境几乎全部产茶,且通过分析南宋的产茶州及产茶县所占比率均高于北宋,反映出南宋时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且产茶区内部的茶产地比重提高。较之唐代,两宋时期的茶叶产区分布呈现出茶区南移、由分散分布到集中分布、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逐渐缩小的趋势。两宋时期茶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主产地是江南路,其次是荆湖、两浙和福建路。某种程度上而言,宋代基本奠定了后世茶叶产地分布格局的基础。关于宋代茶产量,宋代茶叶分为东南茶和川茶(边茶),北宋前期禁榷东南茶,以买茶额为基础结合折税茶、耗茶、贡茶、私茶等,估算东南茶产量约5411.5万斤,与此同时川茶通商,因缺乏具体数据采用茶税推算出川茶产量1443.75万斤,合计6855.25万斤以作为北宋时全国茶叶年产量;南宋绍兴年间东南茶和川茶均禁榷,东南茶同样以买茶额为基础估算约4607.88万斤,川茶产量以成都府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的史料数据推算,至少约2100余万斤,合计6707.88万斤以作为南宋时全国茶叶年产量。南宋茶产量与北宋相比略有下降,应也是受战争影响使淮南路茶叶生产遭到破坏。考虑到估算的误差及数据统计的出入,南宋时期茶产量应相较于北宋变化不大,甚至部分路的茶产量比北宋时期还有较大幅度增长。宋代茶叶数量众多、名品荟萃,从外形上分片茶(团饼茶)、散茶(草茶)两大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宋代各路产茶地具体到府州县,并标明现今所在地,列表整理分析所产茶叶及品类,共考证茶叶数249个。宋代茶类逐渐出现的由片茶向散茶转变的趋势,为后朝开启全新的散茶冲泡饮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茶叶发展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主要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及文化层面三方面分析讨论其原因;从增加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茶馆业、陶瓷业的兴盛以及促进茶类生产的演变等方面探究其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某化工公司主要生产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甲基含氢硅油和N,N-羰基二咪唑,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复杂废水,该废水含有一定硅油,且具有NaCl高、COD高、可生化性差的特
由于页岩地层水化作用较强,地层极易水化膨胀导致井壁不稳定,大量岩屑分散在钻井液中,引起钻井液流变性能的剧烈变化,井段容易发生井漏、垮塌、缩径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研
儿童哲学(P4C)一直被认为是能够促进儿童思考、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课程。国内已有较多学者探究儿童哲学课程实施问题,也有一些小学着手将儿童哲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实施。已
针对现有的电缆温度监测方法主要存在无法检测电缆内部温度和测温时易受到应力影响等缺点。针对此本文研究采用低反射率光栅(wFBG)阵列智能复合电力电缆温度监测技术,用于实
本文总结了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及体会,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本文利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中华鳖、砂鳖和山瑞鳖线粒体DNA部分基因的序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分子水平证实了砂鳖为鳖属一新种并获得了这三种鳖各自的分子鉴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