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清中降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胆汁反流情况、胃黏膜相情况、不良反应等方面,评价清中降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丰富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按照病例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清中降逆汤组)30例,对照组(济诺+安达组)30例,观察并客观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胆汁反流程度分级、胃黏膜分级以及安全性指标。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对比提示中药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西药(P<0.05)。2.单项中医症状积分:中药在改善胃脘疼痛、胃脘痞满、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大便黏滞方面均有显著疗效(P<0.01);西药在改善胃脘疼痛、胃脘痞满、胃脘灼热、恶心呕吐、大便黏滞方面有显著疗效(P<0.01),在改善口苦口臭症状方面有疗效(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中药在改善胃脘灼热方面明显优于西药(P<0.01),在改善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口苦口臭、恶心呕吐方面优于西药(P<0.05),在改善大便黏滞方面两组疗效相当。3.胆汁反流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在改善患者胆汁反流情况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4.胃黏膜相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在改善患者胃黏膜相情况方面中药优于西药(P<0.05);5.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中药临床疗效优于西药(P<0.05)。6.治疗前后,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中降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证候,改善患者胃镜下胆汁反流情况及胃黏膜损伤情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