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隧道压力波及气动力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angzd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浮列车的试验运行速度可达600km/h,相比于传统轮轨列车极大的缩短了乘客的旅行时间,同时空气流动也会对列车产生强烈的气动作用。尤其当磁浮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由于车体壁面和隧道壁面的限制,使隧道内的空气流动更加剧烈和复杂,气动现象较明线上更加强烈,对列车的安全性、司乘人员的舒适性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磁浮列车高速通过隧道过程中列车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发展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提供支撑。  本文以我国拟议的高速磁浮列车模型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磁浮列车通过隧道时湍流外流场特性及气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基于压力修正求解算法,采用RANS湍流模拟方法,SST k-ω湍流模型求解磁浮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的外部空气三维、非定常、可压缩、湍流流动,利用重叠网格技术来实现磁浮列车与隧道间相对运动的过程。  首先,为了验证本文磁浮列车通过隧道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建立了列车—隧道数值模拟计算验证模型,通过与日本旋成体动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数值计算方法以及网格划分策略的正确性,同时验证了本文计算采用的重叠网格技术来模拟磁浮列车通过隧道过程的可行性。  其次,分析了磁浮列车驶入隧道过程压缩波和膨胀波的产生机理,得出了磁浮列车通过隧道时,由于隧道内压缩波和膨胀波的不断反射叠加与传播,导致流场分布随时间发生变化,压缩波使空气压力升高,膨胀波使空气压力降低。磁浮列车以不同运行速度通过隧道时,空气压力变化规律大致相同,速度越高,压力峰值越大。  最后,分析了磁浮列车通过隧道过程中列车所受的气动力变化特性。列车气动阻力与隧道压力波反射叠加密切相关,气动阻力的剧烈变化与车头及车尾端的压力急剧变化相关,列车车头驶入隧道时气动阻力急剧增大,列车车身驶入隧道过程气动阻力线性缓慢增长,列车车尾驶入隧道时气动阻力再次急剧增大;磁浮列车在进出隧道过程,气动侧向力会发生明显的振荡现象,导致车体发生相应的左右摆动。在隧道内运行时,气动侧向力方向指向靠近隧道壁面一侧;磁浮列车气动升力方向向上,在列车进入隧道过程,气动升力先小幅度上升而后下降,直至车尾进入隧道时再次上升。在列车驶出隧道过程,气动升力先下降而后上升,直至车尾驶出隧道时再次下降;磁浮列车以不同运行速度通过隧道时,列车气动力变化规律大致相同,速度越高,气动力峰值越大,列车明线气动力和隧道气动力平均值与速度近似成平方关系。  本文对高速磁浮列车通过隧道过程中流场特性和气动力特性的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系统研究提供较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西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产煤基地,但由于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往往会导致斜坡坡体因地下采动而发生变形失稳进而引
贵州渝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柿花田煤矿不稳定煤层回采巷道随着煤层倾角和厚度的变化需要挑顶或(和)挖底,且受支承压力及掘进扰动、软岩膨胀等作用,支护更加困难,严重制约煤矿生产和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电路系统都具有非线性特性或时变特性,对非线性电路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探索,理解、改造世界,因此,非线性电路系统的研究就突显的越来越重要了。文中针对一类多尺度快慢耦合系统的簇发机制和分岔模式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并利用四阶变步长Runge-Kutta法对系统簇发行为和分岔模式进行数值仿真,进而得到了系统的分岔图,局部分岔图、系统相图、时间历程图、最大Lyapu
近年来微纳米科技研究的兴起和MEMS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尺度下的换热研究越来越受广大的学者所重视,换热器微型化技术备受关注。微流道换热器作为目前换热器微型化的一个重要发
作为一种非均质材料,分析岩石的变形与岩石强度的破坏是研究其力学性能的根本问题,以能量的方式对岩石的变形与破坏进行展开,在理论界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工程界越来越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及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尤其是化工行业所产生的工业污水,具有浓度高,毒性大,强酸碱度,难降解等特点。传
3月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利用中国化工报社网络直播平台,在京召开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报告显示,根据宏观经济运行趋势、行业生产、价格走势
期刊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辆零部件作为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决定汽车整体质量好坏的根本,因此车辆零部件
地震发生后快速准确地获取灾区建筑物震害信息,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途径。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凭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能力,在灾害评估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充分挖掘SAR数据的特征用于提取建筑物震害信息,是SAR成功应用于震后应急救援的关键。本文利用多时相双极化Sentinel-1A SAR数据,基于SAR的强度和相干性特征,进行震害建筑变化检测。对VV和VH极化SAR数据作为建筑物震害判别分析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