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实施8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千亿资金,涉及上亿农户,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退耕还林工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政策的长期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威胁到长远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相应的政策评估与调整。
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对政策的响应需要经历较长时期才能够体现出来,该特征决定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进入了转折阶段,迫切需要建立过程和最终效益/效果之间的联系,通过控制过程保证政策目标的可达性。政策执行中的退耕地选择、植被恢复、维护和管护三个关键环节共同决定了政策的潜在效果。本文在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决定工程长期效益的关键因子,构建潜在效益的指标体系,并以宁夏固原和贵州毕节的实地调研为例,采用费用效益对比的分析方法,检验了案例地区现阶段退耕还林工程的潜在效果与执行效率,识别了工程执行中存在的选地不合理、植被保存率低、返耕风险高等问题。
本文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退耕还林工程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导致工程执行偏差和长期效果不确定的深层次原因:由于生态效益存在外部性,地方政府更重视社会经济效益,但目前的退耕还林工程存在政策漏洞,无法规避地方政府的寻租活动;工程没有明确的总体规划,逐级任务分配的重点不突出;工程在长期效果延续方面存在政策空白,在补助结束后无法保障政策的效果。
退耕还林工程高昂的政策成本限制了实施规模,必须加强生态效益方面的约束才能实现政策目标。鉴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构建潜在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到工程的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继续为潜在生态效益高的退耕还林地提供补偿;为当前和未来的管护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改善政策执行过程的关键环节,提高政策目标的可达性和效果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