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疼痛特别是慢性疼痛,不单纯是生理学的感觉问题,也是心理学的复杂情绪表现,这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总伴随情绪反应,临床经验表明,慢性疼痛和抑郁症常交织在一起,可以加重、甚至引起抑郁症的发生。研究目的本研究需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慢性疼痛的关系及帕罗西汀(赛乐特)对慢性退行性关节疼痛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对228例慢性退行性关节疼痛患者进行Zung氏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评分筛选出具有抑郁状态者,在疼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片(赛乐特),观察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Zung氏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并作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结果1、Zung氏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3为抑郁。本次调查SDS=53的人数,合计有71例。所占比例为33.1%(71/228)。2、这71例中排除妊娠或哺乳者: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抑郁;正在采用其他抗抑郁剂治者;具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有脑器质性病变和癫痫;具有严重自杀企图、攻击行为、幻觉、妄想等症状患者,并进入治疗研究最终获得结果的患者为61例。3、这6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接受治疗。治疗后,帕罗西汀组及对照组的Zung氏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2,4,6周帕罗西汀组Zung氏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于第6周末评价临床总体疗效。帕罗西汀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著有效率+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6%。帕罗西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慢性疼痛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对其中具有抑郁情绪的患者使用抗抑郁剂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