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分析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收集1994年1月至2010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宫颈HPV感染相关文献,通过频度分析药物使用特点及规律,以探讨宫颈HPV感染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54例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且宫颈HPV阳性患者,采集相关信息,将患者分为脾虚湿盛证、湿热下注证、肾阴亏虚证、肾阳亏虚证,并总结证型分布规律。②对CNKI中所选文献进行用药规律、药物类别、药物归经等使用频次及所占比例的统计。结果1、湿热下注证所占比例最高,为46.30%,四组证型所占比例依次排序为湿热下注>肾阴亏虚=肾阳亏虚>脾虚湿盛。四组证型与CIN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中医药治疗宫颈HPV感染用药共78味,总用药频次179次,使用频次最高药物为薏苡仁。按功能归为27类,进一步合并为15大类,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三类药物合计使用频次为67.60%,其中清热药为第一位,补虚药次之。结论通过临床病例观察以及药物使用的文献统计分析得出,湿热下注证为宫颈HPV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证型。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也日益风行起来,但很多消费者对网购这种形式抱着一种观望态度,对其缺乏信任。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年7月的报告可知网购渗透率只有33.8%,程度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桡骨茎突腱鞘炎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观察十味熏蒸散结合封闭对桡骨茎突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腱鞘炎的中医药治疗机理和方法。
“否认纳粹屠犹”是对20世纪希特勒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这一人类历史重大屠杀事件的歪曲,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对犹太人历史的否认,也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和尊严的否认,因此,对其
构造辅助函数是求解导数问题的常用策略,而构造函数的方法技巧较为众多,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合理选用.解题时所构函数的形式不同,获得的解题效果也不相同,文章对导数问题加以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