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报告文学是近代社会的产物。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印刷术的普及,报纸的出现,报告文学逐渐从新闻报道中脱胎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文学样式,在我们的文坛上勃兴起来了。它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的、独立的文学部类,完全有资格与小说、诗歌甚至戏剧等文艺形式并驾齐驱,争相媲美了。中国报告文学已经走过了100多年坎坷而辉煌的历程。它以何种姿态走进新世纪,这是每一位报告文学的关心者不得不正视并予以回答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丰厚的报告文学实践及足够的审读时距,为我们准确而宏观地切入审视对象提供了最佳契机。 以往的报告文学史研究,为描述中国报告文学百年的历史性巨变曾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勿庸讳言,还普遍地存在着许多缺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报告文学文学体式的生成演进的历史过程和经验规律,尚缺乏系统完整的深入观照。 我之所以选定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流变史论这个题目,就是想突破现有报告文学研究格局,试探一条新路,主要方法是,以宏观整体把握与微观透视相结合,以外部历史研究与报告文学本体分析相结合,以史实与史论相结合,以此探寻一个能反映报告文学历史发展的新的述史框架。 这篇论文共分六个章节:绪论主要阐述中国报告文学流变史论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第一章萌生与兴起,探讨中国的报告文学起源的几种说法,在我国,报告文学孕育萌发于19世纪中叶,随着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萌发,报告文学这种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形式,也在我国破土发芽了。这一时期的萌芽型报告文学,虽然还没有被标名为“报告文学”,甚或还并未意识到自己所写的作品是在开创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将会在若干年后成为文学运动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热点,但是,作者在“自成面目,别擅体裁”的创作实践中,也必然会自觉地或朦胧地产生某种主体观念并注射进作品。这种主体观念从文学本体的角度来理解,是文体意识的逐步萌生。 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客观上为中国报告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报告文学逐渐由萌生形态而演进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从总体而言,二十年代的报告文学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式,无论是报告文学的文体结构,还是报告文学语言,都与报告文学的体式特点有一定的距离,典范性的作品还需要作家们多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三十年代前半期,中国报告文学的文体意识基本形成,在这一阶段里,建立在自己的创作现象基础上的报告文学理论虽然还有缺陷,但大体完备,无论从报告文学的性质、地位、任务等等,还是从创作方法、创作原则等等来说,已经出现了一批指导性的理论文章,推动着报告文学在文体意义上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发展与曲折。早期的中国报告文学,大多把主要笔墨用在对事件的单纯叙述上,人物的形象不够突出,性格更不鲜明,因此缺乏感人的力量。四十年代,中国报告文学逐渐由事件叙述为主转为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这是报告文学文体趋向成熟的标志。这一转变一直影响到建国后三十多年的报告文学创作格局。 五六十年代的报告文学基本上继承了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的传统,这一传统是以表现英雄人 \Fk-kxx nmTO叩L D旧%mA门0N物和革命领袖为主。这方面的人物报告文学有丁玲的《田保霖》、杨朔的《英雄爱马》、刘白羽的 《一个战斗英雄的传记》、穆青的《赵占魁同志》等,都是表现新时代的新人物的,这类创作提供了最直接的人物颂歌式报告文学的艺术经验。在这个基础上,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的主要体式功能就是为新时代新人物唱颂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报告文学创作对人物形象(主要是“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强调,向小说、传记式的“人物报告”的倾斜,削弱了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批判功能。一些报告文学为了把英雄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完美”,不仅着意于艺术描写上的追求,而且还不惜使用夸张,借助虚构,损坏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品格。纵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近3口年报告文学的创作,由于艺术观念上的问题,往往只能在狭窄的小道上躇硼。无论是描写抗美援朝的特写,或是报告祖国各条战线建设成就的作品,儿乎都属于歌颂性的文字。相反,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提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作品却风毛域角。 第三章成熟与繁荣。八十年代,在整个文学思潮锐变的大背景下,报告文学创作之观念与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国的报告文学创作出现了从审美对象到艺术形式的全方位的开拓与创新,并促成了一个空前繁盛浩大的“报告文学潮”的到来,报告文学与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他文体样式一道进入了一个文学的“新时代”。宏观报告文学已经超越了7 0年代末、8 0年代初期的“记人”报告文学,己经将重点从对人物世界的褒扬升华到了对国民性的反思,进入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哲理性思考,从社会现实机制逐渐深入到了社会文化心理机制。尤其是作;品中所包蕴着的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总体思考,对现状与历史的全面审视,对社会问题深刻系统的剖析,都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