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与人教版课改前教科书、美国世界史教科书进行纵横比较,对人民版新教科书中所蕴含的性别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人民版历史新教科书在性别方面的现状怎样,是否存在性别倾向?如果有性别倾向,那么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将带来怎样的后果?应该怎样改进历史教科书在性别问题上的呈现?等等。本文主要内容分四大块:第一部分对性别等核心概念作了探讨与界定,对国内外关于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之研究作了回顾与分析。第二部分交代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的研究内容与思路,并在参照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文本分析类目。第三部分从“频度分析”与“形象分析”两个视角对人民版历史新教科书进行检视,发现在不断强调两性平等的今天,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仍然存在着性别倾向问题,主要表现为: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的出场频率普遍过低,具名人物少之又少,处于支配地位的女性寥寥无几,并且女性形象单一而负面,缺乏肯定性品质;女性职业角色模式化,职业层次普遍较低;两性共同出现的场景寥寥无几;妇女史料多为补充辅证材料等。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以上问题在各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然后分析导致历史教科书产生性别倾向的原因以及将带来的后果。第四部分运用性别研究的主要理论、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并参照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提出纠正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倾向之设想:首先,以“新史学观和多元文化教育观”为指导,真实全面地反映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力求丰富历史女性的形象,正确使用与女性相关的史料;其次,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原则,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和生活智慧,使学生通过对历史教科书的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以“每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同时竭力避免男权中心的表达,尽量照顾男女学生不同的需求。对以上设想,笔者还分别提出了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措施。需要指出的是,首先,历史教学和纯史学是不同的,历史教育考虑更多的是选取哪些史料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所以只要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教科书内容可以有选择上的弹性。妇女历史地位的低下、妇女史料的缺乏并不等于现代的历史教科书不能给妇女史料以应有的地位。其次,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之评价是建立在当今社会性别公平化标准之上的,而性别公平化的社会标准并不等同于两性对自我性别角色的满意感。另外,纠正现有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倾向问题并不是一味地提高女性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出场率”,而是要将历史女性的形象真实全面地展现出来,不仅让学习者看到女性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与正面意义,还要看到女性所遭受的痛苦、女性的不足与进步等,从而让学习者真正体会男女历史人物的地位与作用。虽然以传统观点来看,历史女性的总体形象并不像男性那样丰富多彩、轰轰烈烈,但女性这半边天在我国这个有着悠久男尊女卑历史的国家里的奋斗历程与所获感悟是素质教育很好的素材,也就是说,从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科书开始探寻性别问题,所带来的将远不止是历史教科书编撰方面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