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生活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化,经济成分、利益格局、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摩擦、冲突引发了许多群体性事件。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征用和城市改造中的拆迁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加,此类群体性事件社会影响面广,冲击力强,利益性明显,对抗性激烈,涉及群体复杂多样,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以甘肃省2000年以来发生的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甘肃省T市2008年发生的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为例,通过调研、实证分析,分析了甘肃省2000年以来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的整体态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跳出就事论事的思路,重新认识此类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运用政治学、管理学中的治理理论等,指出土地征用法律不完善、地方成为征地拆迁的利益主体、资本在征地开发中占强势主导地位、被征地拆迁方在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上访机制的设定为矛盾纠纷的主体上访留下了途径是引起甘肃省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探讨引发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的社会背景和原因,本文探索性地提出预防和减少此类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1)正确认识和对待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建立完善“规范性”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法律法规和政策(3)建立完善“畅通性”的利益诉求机制(4)建立完善“多渠道”的治理机制(5)建立完善“前端式”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6)建立完善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机制(7)建立完善“应急型”的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