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调节焦点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评估型绩效考核和变革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组织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来应对组织内外部复杂的环境。而组织创新的使命最后是落在员工身上的。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员工最大程度的表现出创新行为,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目前关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通过组织环境的营造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进而作用于员工的创新行为。然而,从创新行为的发生机制看,员工在实现自身和组织目标过程中具有自发性,管理手段只是影响创新行为的组织情境因素,个体的内在特征才是创新行为的动力源。  因此,本文从员工特质出发,即从影响员工行为的关键特征---“调节焦点”出发,研究不同的组织情境变量对不同调节焦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使组织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管理手段的作用机制。从而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员工采取适合的管理手段,来最大程度的激发其创新行为的产生。  本文的基本研究脉络是,通过对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员工创新行为发生过程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选择对员工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质因素和组织情境因素,从员工行为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出发,以个体因素(特质调节焦点)为基础,探讨组织情境因素(评估型绩效考核方式和变革型领导)对不同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分析收回的582份有效问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实证验证结果表明:一是不同特质调节焦点的员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具体来说,促进型调节焦点与员工创新行为正相关;而防御型调节焦点与员工创新行为负相关;二是评估型绩效考核对不同特质调节焦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评估型的绩效考核削弱了促进型调节焦点的个体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评估型的绩效考核也削弱了防御型调节焦点的个体与创新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使得这部分员工的创新行为得到加强;三是变革型领导在调节焦点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调节作用。其中,变革型领导可以通过领导魅力、愿景激励、德行垂范和个性化关怀对防御型调节焦点员工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促进型调节焦点的个体,变革型领导中的领导魅力和愿景激励两个维度的负向作用表现明显,另外两个维度的作用不显著。  最后,本文根据所得结论对组织如何有效促进员工创新的产生提出了三点管理启示:一是员工选拔要做到“人岗适配”;二是正确认识评估型绩效考核手段,最大限度发挥考核方式的积极作用;三是认清变革型领导对不同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员工实施有针对性的领导方式,提高员工创新水平。并针对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进行了说明。
其他文献
可转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的融资工具,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但是由于金融政策原因,以公司股票为标的的可转债受到了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可转债定价问题更是直接维护可转债投资者和
医学生党员是医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新形势下,开展医学生廉洁教育是从源头上预防医务工作者腐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客观分析当前医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存
近年来,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作为互联网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网络背景下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就网络环境下中专信息技
摘要:在高中政治当中,学生对主观题的解决过程体现的差异性更加明显,因此,教师根据主观题目的特点及时的采取差异性教学策略是提高高中政治主观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中政治 ;主观题 ;差异教学 ;论析  学生在解答高中政治主观题这一过程中需要的更多的是综合性思维,这一过程设计到语言智能、逻辑分析能力等。而这样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就更大,在传统教学中应用“一刀切”式的教学策略是不能够保证教学的质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长期的专业知识训练使得文化知识相对弱势,对政治问题普遍缺乏热情,政治素养偏低.针对艺术类学生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简单介绍了GPS水准问题。针对小范围平面地区,运用GPSRTK测量采集高程数据,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求解未知高程点的高程异常值。讨论适合平坦地区的高程拟合模型。
心理问题逐渐成为青少年发展的突出问题,侧面折射出当前学校情感教育严重缺失的教育现实.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作为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弥
碳排放量指标目前已经超出应对气候变化范畴,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经IPAT恒等式分解可知,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居民收入、产业结构、
技工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在找准培育切入口、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实践磨练和创新教育、育人机制中融入“工匠精神”核心要素、以多彩形式丰富内涵、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