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对内镜相关的消毒、灭菌的基本现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内镜的各种安全、高效、实用的消毒法,找到内镜消毒灭菌的最佳途径,从而为内镜医师在手术中提供更加安全、方便、快捷的内窥镜手术设备和器械。方法:应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1、将广东省内医院2002年至2004年与2007年的内镜消毒灭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是否逐年上升;结合各地2001年至2007年软性内镜消毒灭菌的调查数据,用软件Matlab进行消毒合格率的曲线拟合,分析其现状,并对软性内镜2012年的合格率进行走势预测。2、对广州市36家大型医院的手术室进行灭菌设备的调查,研究低温灭菌设备的市场占有率;3、跟踪调查广州某三甲医院微创中心2005年至2008年的内镜消毒灭菌记录,4、进行三项对比;分析内镜消毒灭菌设备的理想配置。5、安装并运行Spss15和Matlab,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1、广东省软性镜的消毒合格率接近50%,全国各地的软性镜消毒合格率同样偏低。如果《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没有大的调整,Matlab预测2012年的消毒灭菌合格率同样偏低;2、通过高温高压和环氧乙烷灭菌的硬性镜,合格率为100%;3、过氧化氢等离子和过氧乙酸灭菌效果一致,均为100%。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等离子和过氧乙酸等等低温灭菌设备已成为内镜消毒市场的主体;4、各种现有低温灭菌方法中,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与过氧乙酸灭菌液是最为先进的灭菌方法;一般只需等离子和过氧乙酸设备各一套,即能满足一般医院的内镜手术要求。结论:1、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与过氧乙酸灭菌液是最为先进的灭菌方法;2、胃镜、肠镜等软性镜的消毒合格率偏低,内镜消毒水平并未逐年上升,硬性内镜的灭菌结果合格率高;3、最佳的内镜灭菌方法,并非指某一种灭菌法,而是过氧化氢等离子、过氧乙酸甚至环氧乙烷等多种灭菌方法的组合,以期达到时效、安全、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