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地区的均衡发展抱有更高的期望。21世纪以前,我国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变动趋势,并且在世纪末的最后几年都开始扩大。为了促进地区均衡性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居民增收。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开始缩小,具体的变动趋势如何,变动趋势出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文通过测算2000-2013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十四年来的人均GDP以及人均居民收入的变异系数,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都出现缩小的趋势,进而推断出我国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平衡性和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同时改善的新格局:新格局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落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收入-发展比的制约,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达到峰值的时间以及差距缩小速度都相应的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央对地方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居民转移性收入以及各地区城镇化率的变化,得出了我国目前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能有效地缩小地区差距,而转移性收入以及城镇化对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却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结论;给出了为不断缩小我国的地区差距,需要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低收入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的转移性收入,积极推进落后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