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正直“五四”运动与文学革命的潮流在中华大地上方兴未艾,各种西方文艺思潮相继涌入,许多现代作家们都迫不及待地把眼光投向了西方,在创作上都竭力向西方文学靠拢。然而废名却例外,他在接触过西方的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后却把眼光转向了传统文学,更注重从传统文学中发掘资源来丰富他自己的创作。本文便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废名小说创作对传统文学资源的承继与革新,并分析其背后的成因与动机,更全面地理解废名的作品特色及精神追求,也希图为当下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坚守与转换本土资源提供启示。 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作品的层面分析废名小说创作对传统文学资源的承继与革新:在作品中,废名汇入传统“桃花源”的母题,营造出具有乌托邦色彩的东方理想王国,同时现实的悲哀又以隐约的姿态萦绕其中;在意象的选取上,废名注重引入颇具古典气息及古典文化象征的意象,同时借鉴西方象征主义与传统文论的相通之处,将其不露声色地融合;废名的小说不同于一般以暴露批判现实为重的作品,他的小说以抒发自我情感为主轴,将一个个生活的断片连缀成整体,既有西方意识流的痕迹,更是中国重抒情的诗性传统的延续;在语言风格上,废名深得传统诗歌语言的精义,简练、跳跃,同时中外典故又信手拈来。 第二部分,探讨废名发掘传统文学资源的成因及动机。论文在三个层面上展开:文学素养上,废名少时的家乡环境使他偏向田园的情调、偏好佛禅的精神,而其师周作人偏向传统的文化立场、文学趣味及生活态度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学信念上,废名强调表现性情,作用人心,这使得他很自然地在六朝人物晚唐诗歌那里找到了共鸣;文化诉求上,废名希望通过展示传统的民族文学的魅力,从而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唤醒民族认同的目的。 第三部分侧重于对废名发掘传统文学资源的评价。一方面,他使得在20世纪20年代已然断裂的重视审美与诗化的诗性传统得以延续,另一方面,由于他在后期创作中表现出过于独特、个人化的性情,比如佛理禅义等,导致其部分作品晦涩难懂,从而在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也形成了其文化追求和文学创作之间的悖论。但在文学创作中如何立足传统、融合中西、如何实现传统资源的现代性转换,废名做了有益的尝试,也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