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协议及系统可靠性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60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ternet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机电控制的真正远程化,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也就成为了远程控制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因特网中存在着种种威胁,严重影响着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对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系统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可靠性模型、可靠性设计技术以及可靠的控制协议,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联网方案、控制方式等关键技术,并针对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提出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思想。 接下来,针对远程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若干方法和技术,包括使用.NET Remoting分布式技术构建远程控制体系;采用虚拟专用网提高控制系统网络的可靠性;针对系统跨平台、跨协议的特点,设计一条多协议的安全隧道,并使用数据加密、防火墙等技术来辅助提高系统的网络可靠性;在系统软硬件的设计中使用模块化、冗余容错、Watchdog等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 然后,在系统可靠性思想的基础上,参照OSI参考模型,制定了远程控制协议(Remote Control System Protocol,RCSP)的协议体系。结合TCP/IP协议和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分析了RCSP协议的可靠性。并设计了基于UDP协议的RCSP协议,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及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最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因特网的远程交通控制原型系统。在RCSP协议、可靠性体系结构等可靠性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交通控制系统及其主要功能模块,构建了系统所使用的UDP数据通道和实时视频监控模块,实现了对远程交通系统的控制。
其他文献
随着CT的问世和应用,由此发展起来了基于断层轮廓的三维重构理论。近年来,这项技术与工业上兴起的快速原型技术相结合,根据三维重建的模型,辅以特殊的生物材料快速制造出各种人造器官,这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在外科手术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对于基于断层轮廓重建三维模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课题的一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从CT断层图像提取出用于三维重建的目标轮廓线,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具体
协同MES(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c-MES)是在传统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MES)基础上提出的全新概念,它结合了早期的MES,实施并优化车间的各项操作,同时提升与其他系统、企业人员以及价值链中人员的整合能力。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制造活动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协同ME
火灾图像自动监测技术是基于图像处理的优点和计算机语言的高速运算性,提出了一项利用火焰图像的信息分析来判断火灾的监测技术。论文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
电-气信号转换仪表是一种完成电信号到气压信号之间转换的装置,它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信号转换关键设备。电气转换器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电子式以及智能式三个阶段。综
盲信号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是在混合过程未知(即所谓“盲”)的情况下,从观察到的统计独立的源信号的混合数据中恢复一系列源信号。研究含噪模型的信号盲分离问
随着汽车车速的不断提高,汽车侧风稳定性的研究日益重要。由于实车试验风险大、场地设备要求高,而使用计算机仿真则可以极大的的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因而进行高速汽车侧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