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45.58万,死亡病例40多万。世界上70%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我国,其中90%以上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该肿瘤导致的死亡在我国排名第四位。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虽然手术模式不断推陈致新,但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食管癌变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多基因的复杂演变过程,目前关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子机制研究很多,如果在食管早期癌变过程中找到一种或几种特异的分子标记物,将有利于食管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PTEN/PIK3CA/AKT通路调控人类多个肿瘤的发生,其通路中关键的基因PIK3CA调控细胞的增殖、细胞存活、迁移,凋亡以及恶性转化,在食管肿瘤里面已经广泛研究。但是目前缺乏食管早期上皮癌变过程中PIK3CA基因异常的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对食管早期上皮癌变过程中PIK3CA相对拷贝数和其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以期能进一步发现用于早期食管癌前病变监控和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材料与方法: 材料: 1、收集2013-2014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科59例术前未经放、化疗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即42例完全配对新鲜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包括癌组织(Carcinoma,CA)、异型增生(Dysplasia,D),单纯性增生(Hyperplasia,H)以及食管远端切缘黏膜下的肌肉组织(Muscle,M)作为对照;和43例不完全配对石蜡切片(其中与新鲜组织重复取样有26例配对标本),CA(38例)、D(25例)、H(34例)、正常黏膜(Normal,N)(30例),标本均在癌、癌旁黏膜(距癌2 cm以内)及远端切缘黏膜(距癌5 cm外)取材,分别标记为CA、P、Y。 2、正常食管黏膜上皮永生化细胞系NE3和食管癌细胞系EC109均由香港大学曹世华教授惠赠。 方法: 1、HE染色:观察食管癌以及食管癌旁黏膜及远端切缘黏膜的组织学类型。 2、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显微切割新鲜食管癌的M,H,D和CA中PIK3CA基因的扩增情况;检测NE3和EC109中PIK3CA基因扩增情况。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 Labelled Peroxidase System(ELPS)二步法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食管癌的N,H,D和CA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验证PIK3CA蛋白表达。 4、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新鲜食管癌的CA,P和N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情况。 5、图像采集:使用OLYMPUS BX43全能显微镜和OLYMPUS DP21图像采集系统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 6、统计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卡方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1、q-PCR发现,PIK3CA基因相对拷贝数从正常肌肉组织到食管上皮早期癌变的单纯性增生,异型增生,浸润癌组织中呈逐渐增高趋势(rs=0.477,P<0.01)。 2、PIK3CA蛋白表达水平从食管癌的正常黏膜,异型增生到浸润癌组织中逐渐增高(P<0.01)。 3、癌细胞系比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中的PIK3CA基因相对拷贝数有明显增加。 结论: 1、PIK3CA蛋白表达随着食管癌变程度的逐渐加重呈增高趋势,尤其从异型增生开始明显增加。 2、PIK3CA过表达可能是食管早期癌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子标记,可能成为食管癌前病变监控的候选分子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