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时期中国清唱剧创作回顾与展望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li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唱剧是起源于西方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由多种声乐曲和管弦乐队组成,是一种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声乐体裁。中国清唱剧起步较晚,最早是从1932年黄自先生创作的《长恨歌》算起,距今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随后的发展虽跌宕起伏,但也在这历史的长河里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清唱剧的魅力来源于它能将中、西两种不同的音乐文化相互融合,展现了艺术的多元化。其次它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在原有的西方清唱剧体裁要求下对如和声、曲式、配器、合唱等作法上做了有益探索。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理论实践,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首先明确了“清唱剧”“中国清唱剧”的概念。从16世纪清唱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类型及当时著名的清唱剧代表作品如亨德尔的《弥赛亚》、巴赫的《马太受难乐》、海顿的《创世纪》《四季》为例,回顾了清唱剧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及主要特点。中国部分以不同时期为线索:崭新的萌芽期(1932年—1994年)、曲折的复苏期(2001年—2009年)、繁荣的发展期(2011年至今)以及中国清唱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清唱剧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及创作特点。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到来,中国迎来了新起点。在这样积极进步的社会大背景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不断转变,加大了音乐创作的革新的力度,至此也为中国清唱剧事业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清唱剧的创作成果体现于它丰富的作品题材上。第二章总结了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清唱剧主要的四种题材:战争题材、现实题材、历史与民间故事题材和宗教题材,并以相应的代表作品为例主要从剧情介绍、音乐结构、舞台呈现等角度全面总结了历史新时期中国清唱剧发展的创作特点。第三章对现有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提出目前中国清唱剧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未来中国清唱剧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不管是在自然界,生活中或是在绘画创作中,光影的存在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在绘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光影的表现是举足轻重的。光与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光影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风格中都能看到。本文以油画创作中光影表现的独特魅力给我的启发为线索和灵感,通过吸收借鉴前人的绘画经验,理论知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再结合创作,对光影在油画创作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梳理
夏加尔生于俄罗斯,他的绘画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形式多样,包括绘画、镶嵌画、舞台设计、织锦画等多种形式。他的艺术历程经历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其他现代艺术的实验与洗礼。通过学习与借鉴,他结合自身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夏加尔绘画中的构图自由奔放又不失美感,画面中创造出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语言和独具创意的梦幻形象,以及运用浪漫绚丽的主观色彩
现阶段,随着中西方水彩艺术的不断交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彰显出独到的绘画魅力,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深深喜爱上这种艺术种类。通常情况下大众对于水彩画的认知在于强调水彩的抽象、洒脱的形式美感,而往往忽视了写实水彩风景画在精细刻画景观的同时,强调更加超脱自然、游离外化的精神境界,写实水彩风景画通过艺术家的凝练赋予真实的事物以最强烈的心灵感受,来提升画作的意境,从而更深层次地与观众产生精神共鸣
顾名思义,血迹就是血液留下的痕迹。血液是维系人和动物生存的最为重要的基本条件。在这里,我们仅就人的生命来说。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血循环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必要的条件。血液的正常循环、以及血液在人体内的数据是考量身体健康指标的重要数据。由此,我们说,血液是人的生命力量,人的机体功能运行依靠血液。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没有血液便没有生命。正是由于血液在人的生命体征上的特性,所以它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审美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绘画方式不断创新,综合版画就是大时代的产物。综合版画就是在传统版画的基础之上进行版种之间的结合,或者在传统版画的技法之上融合多种材料与之相结合。在进行综合版画的创作中,要提前掌握和熟悉传统版画的技术特征和技法,并且要了解版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历史,并且能够明确各版种在综合版画创作中相互结合和不断扩展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融合创作者的想法和所需各种各样的
油画中的形象依赖于二维画布上呈现的空间而存在,画面中对空间的安排与表现是艺术家不断关注的问题。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对空间的表现与探索是其绘画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在培根的作品中,对主题的表达和形象的描绘起重要作用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和趣味性。在绘画中形成独特的空间形式语言至关重要,从培根的艺术中能看到他如何借助形式来表现绘画,对其油画中空间表现形式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重新认
水彩画始于18世纪欧洲中叶,水彩画它传入中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了。水彩画发源于德国,兴盛于英国。水彩画传入中国后,由于在艺术语言与绘画技巧上同中国国画运笔与着色有着相似的特点,水彩画在中国得到很快的发展,水彩画不仅仅强调人物的形象美,而且还要注重人物服装的表现。例如:袖口、褶皱、花纹、蕾丝、图案、发卡,美本身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美包括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上的美两个最主要的意识形态。生活中的美又分为
本文从水彩画的前身以及起源阶段开始分析,从最早的的可能是水彩艺术前身的艺术形式开始梳理水彩技法的衍变流程,从远古时期的岩洞壁画到水性坦培拉,从材料媒介的角度分析水彩相关技法的变化及使用方法,从水彩颜料的成分性质分析技法肌理的成因。在技法归纳整理阶段分析每种技法的表现效果、操作方式,结合实践的经验归纳每种技法应用在创作中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名家作品分析各种技法在创作中的应用方式,
雷振邦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创作了51首脍炙人口的电影故事片插曲。比如《蝴蝶泉边》(五朵金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冰山上的来客)《世上哪有树缠藤》(刘三姐)《怀念战友》(冰山上的来客)等。本文通过对雷振邦的电影歌曲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揭示其独具特点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学术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雷振邦的创作生涯及主要作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重心是音乐的动机和诗意,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凝聚了诗歌特点的旋律是他作品的有趣亮点。他把浪漫的味道紧密地坐落在古典结构中,并将他田园诗般的音乐概念灌输在创作中,使作品极具舒曼的个人特色。1838年创作的《童年情景》钢琴套曲是舒曼众多的音乐作品中最具有舒曼个人风格的作品之一,创作动机源于其妻子克拉拉,套曲由13个钢琴小品组成。整个套曲塑造出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