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渐进性致死性肺部纤维化疾病,患者存活率很低,确诊后平均存活时间为2—4年。传统治疗主要是基于抑制炎症可阻止肺纤维化进展这一概念,包括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但临床疗效甚微,而且这些治疗有很多副作用。为了显著提高IPF患者的生存率,进一步探讨IPF的发病机制、探讨新的治疗策略成为必然。目前很多研究集中在寻找突破口以减少胶原的产生。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致力于肺纤维化关键基因的筛选和确定,确定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基因表达和细胞因子网络的相互作用,根据现有的明确靶标建立抗纤维化新药筛选技术平台,寻找相应的治疗措施。 细胞表型转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和细胞生物学的普遍性,近年来成为炎症、硬化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成纤维细胞灶作为IPF进入不可逆纤维化过程的组织病理上的指标,由大量肌成纤维细胞组成,特征性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表型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为肺纤维化的关键步骤,但其发生机制不甚明了。近来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分子Smads家族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Smad3、Smad7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在肺纤维化疾病中的地位尚不一致。 近几年的研究已开始重视肺肌成纤维细胞在IPF中的作用。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在体外探讨其分化和凋亡机制,其体内研究并不多。还没有以肺肌成纤维细胞为治疗靶点从而阻断肺纤维化形成的体内研究结果。近年来对中医药的研究提示了中药在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中具有潜力和前景,本课题组所用的芪丹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