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逆全球化趋势明显。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恢复缓慢,国际投资和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各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为解决经济转型问题,同时刺激全球经济复苏,2013年习近平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基础上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他强调沿线各国要建设“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加速世界经济复苏,密切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从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来看,从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年的货物贸易总额激增至5万亿美元,其增长速度超过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的3.6%。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4403.2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6.2%。其中出口 7742.6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的34.2%。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式以及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近年中国对外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因此积极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潜在市场,为出口贸易寻找新的增长点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但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现已有71个国家参与到建设当中来,覆盖约34.4亿人口,宗教信仰和语言障碍明显,复杂的文化背景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差异作为无形的影响因素在国际贸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文化距离为量化指标,着重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以期从文化差异视角为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后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类,最后清晰地展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一一指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首先明确了文化差异和文化距离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然后通过阐述交易成本等相关理论,详细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贸易的影响机制,为本文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结合图表分析了 1995-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总结出三项贸易特征;然后以霍夫斯塔德国家文化维度理论为基础,采用改进的KSI法对文化距离进行测算,为实证分析提供数据。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首先介绍了实证分析涉及的各解释变量及其含义,并对引力模型进行拓展,最终得出结论文化距离对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究文化距离对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影响。第五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口总量和文化距离都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国要通过促进文化交融、打造文化品牌和针对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贸易政策来推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推动贸易结构的优化。本文主要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本文把文化距离作为量化文化差异的指标,量化分析文化差异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活动中的作用。尽管目前关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影响因素研究成果丰富,但是鲜少从文化差异角度入手。第二,从不同文化维度入手,具体分析单个维度上文化差异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有助于加深企业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从而为促进出口贸易制定针对性策略。第三,数据较新,实时性较强。本文基于1995-2017年的最新数据,提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扩大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