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在国内迅速成长,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范围内仅基金会已有4719个,成为科技,教育,医疗,扶贫,卫生等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曲折而独特,和政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完善,非营利组织渐渐脱离政府体制而独立发展,但政府依然是影响非营利组织发展最重要的外部力量之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非营利组织政治关系对其筹资能力,管理效率以及专职人员的影响,深入认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良性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发展。媒体报道在信息不对称,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影响公共资源配置和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将媒体报道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媒体报道对非营利组织政治联系效应的调节作用,深入研究政府,媒体以及非营利组织间的关系。已有研究对政治联系多从类别,级别进行划分,如官员类与委员类,中央级与地方级,而没有考虑时间维度上的差异。本文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将其政治联系划分为现在政治联系与过去政治联系,前者指组织负责人同时任职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指组织负责人曾任省部级及以上国家工作人员,分别探讨两类政治联系的不同影响。而后引入媒体报道探讨其对政治联系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用2011-2013年市级以上基金会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不考虑两类政治联系的差别时,政治联系显著影响组织筹资能力与专职人员数,对管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2)负责人同时在政府机构任职显著正向影响捐赠收入和管理效率,对政府补助和总收入影响不显著,负向影响专职人员数量;(3)负责人曾任高级政府官员显著正向影响筹资能力和专职人员数量,但负向影响管理效率;(4)政治联系的影响受到媒体报道的调节,媒体报道减弱了现在政治联系的信号作用,强化了过去政治联系与政府补助收入的关系,并能发挥监督作用,减弱过去政治联系对管理效率的负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