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师不仅痛要有强壮的体魄,更应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健康的心理状态传道授业,提升教学质量。在学界,众多专家学者都通过专题的形式对教师心理健康开展了深入探讨,参考文献丰富。但是,所选择案例比较分散,多以本校、本地区任教老师为调查对象,缺少关于延边地区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详细研究。本文对延边地区230名中学在职体育教师发放社会支持量表和教师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受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普遍集中在中等偏下层次,而社会支持则处中等偏上水平。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因教师个体差异而有不同表现,呈现出分散的恃点;(2)在年龄、学历、民族等变量上,受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呈现显著差异。若受访教师年龄超过41岁,同较小受访者相比,其心理健康总分、维度分明显偏商:若受访教师学历为中专、大专,同本科以上学历受访者相比,其心理健康总分、维度分明显偏低;同朝鲜族受访体育教师相比,汉族教师心理健康总分、维度分明显偏高。(3)在职称、任教年限、婚姻等变量上,受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若受访教师为未婚、离异,则其心理健康分值低于已婚教师:若体育教师工作时间短,其心理健康分值也明显低于工作时间长的教师;若体育教师职称低,则心理健康得分低。职称高,得分高。最后本文根据调查研究结论,从提升朝鲜族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学历深造、提升职称水平、获得一定的社会支持和提升体育教师职称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在各种措施综合作用下,对延边地区任教老师特别是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