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锂离子电池(LIBs)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因其轻便无污染且不受自然因素限制等优势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对能源的需要,诸多科研人员对电池材料进行了各种改性,以增大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优化其循环性能。碳负极材料作为目前最主要的锂离子电池商用负极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且使用安全等优点,但其较低的比容量(372 m Ah·g~(-1))已逐渐成为阻碍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LIBs)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因其轻便无污染且不受自然因素限制等优势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对能源的需要,诸多科研人员对电池材料进行了各种改性,以增大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优化其循环性能。碳负极材料作为目前最主要的锂离子电池商用负极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且使用安全等优点,但其较低的比容量(372 m Ah·g~(-1))已逐渐成为阻碍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Sn O_2因其理论比容量高(782 m Ah·g~(-1))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研究和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
其他文献
生态文明的建设激发了环境友好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大力开发,因此制备能够将这些清洁能源有效地储存并释放其能量的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在储能系统中,超级电容器可以以电荷的形式储存电能,由于出色的功率密度、快速的充放电性能而被不断地研究。作为其电极材料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但是较高的电阻、结构不稳定等因素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而将过渡金属氧化物与其他材料结合生成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提高比电荷容
现阶段,在全球电力供应需求增大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时代背景下,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逐渐成为我国电力供给的主要方式。研究表明提高火电机组的能源转换效率,减少CO_2、SO_2等污染物的排放,需要提高机组的运行参数,这对机组火电锅炉用关键部件如过热器、再热器管耐热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此类耐热材料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国产化的程度不高,限制了我国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前进的脚步。因此开发能够满足我国机
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研究重点之一,发展潜力巨大。最近,随着D/A共聚物给体材料与新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出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突破至18%。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除了新型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外,引入新的光电材料对于器件光伏性能的提高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大研究热点。近年来,二维材料由于其可调控的光电属性与带隙、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较低的光散射损耗、半导体工艺可兼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逐渐增加。由于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再次利用方式,它不仅增加了发电量,而且降低了碳排放,因此垃圾焚烧对于在废弃物的处理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垃圾焚烧炉一直是处于极高的温度下对垃圾进行处理,为了确保垃圾焚烧设备能在高温下长时间进行服役,这就需要垃圾焚烧炉所用材料具备极强的耐高温性能,所以,对垃圾焚烧炉进行合理的选材是一项十分重
镁空气电池具有理论放电电压和比能量密度高、材料来源丰富以及环保无污染等特点,在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换领域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然而,较高的阳极极化和较低的阳极效率显著降低了镁阳极材料固有的优异放电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镁空气电池的广泛应用。通常来说,通过合金化和加工工艺对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调控是提高其放电性能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环境友好型Mg-Sn基合金是一种潜在的、有吸引力的镁空气电池用阳极材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以其半透明、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在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上已成为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目前,已报道的单节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化效率已超过18%,但是其效率仍不能满足商业化应用的需求。位于电极与光吸收层之间的界面修饰层影响着载流子的传输和提取过程,因而在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可溶液制备的P型无机半导体硫氰酸亚铜(CuSCN)由于超高的透明度
随着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玻璃与金属、玻璃与半导体的连接被广泛的应用。由于玻璃与金属两者之间在物理化学性能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实现可靠的连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找到一种实现玻璃与金属的连接方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阳极键合是一个固体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常应用于玻璃与金属、玻璃与半导体的连接,早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的Wallis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是微机电系统(MEMS)封装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