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在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对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贡献率为71%,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6%。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会继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程度会持续增加,能源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伴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气候等问题的日益重视,新兴国家发展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能源贫困等方面的现实需求,以及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美国页岩气革命等引发的新的国际能源形势,能源安全的环境和形势也在发生变化,能源安全的内涵也变的越来越深刻。目前大多数文献都基于以合理的价格持续获得石油这个传统的能源安全概念来展开的。而搞清楚现阶段能源安全的真正内涵,明确其概念,是制定一切能源政策并检验政策效力的基础性工作,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本前提。保障能源安全需要开展的工作是多层面的,其中保障油气进口安全是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能源开发利益的合理配置是能源安全政策发挥效力的基本保障。由于资源禀赋因素,以及在交通、国防、化工等领域的难以替代的作用,石油进口安全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其在能源安全中的核心地位。利益配置不当,任何能源政策规划都很难得到落实。 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对能源安全因素的全面梳理和分析,对能源安全的内涵进行了挖掘和概括,确定新形势下能源安全的概念。新的能源安全概念涉及能源储备(量)、能源供应、能源技术、能源消费、环境问题、能源贫穷、能源国际合作、能源军事冲突、国家能源政策规划能力、公民(企业)能源意识、国内社会文化因素等十一个方面,指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及国家军事安全等,能够获得价格合理的、稳定的、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技术先进的、公平配置的能源供应。基于新的能源安全概念,建立了新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除涵盖能源安全的十一个方面,还将价格合理性从能源供应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方面进行考察,共十二个方面,七十九个评价指标。是对能源安全的全面的梳理和思考,是能源安全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工作。在梳理研究了我国的能源安全的现状、内外部形势及能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各类评价指标与国际指标和主要工业国的的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行了具体分析。文章认为我国目前能源基本安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根据国际原油市场的日益全球化的新特征,对传统的资产组合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原油进口风险评估模型,对我国原油进口风险进行了量化研究。模型具有以下特点:模型不仅考虑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对分散风险的作用,而且在模型中引入了相关系数,考虑了资源国风险的相关性。针对每个进口来源国都进行了进口价格与国际油价的相关性分析,引入营商便利指数来表征各进口来源国的权重,使得每个进口来源国的权重更反映该国的风险对我国进口风险的影响程度,避免了定性分析的不确定性及主观按区赋权重所造成的某些国家的风险贡献严重扭曲的问题。由于这些重要的改进,模型提出了有效估计我国原油进口的系统风险和专有风险的方法,为探讨国际油价、进口数量、多元性指数和进口来源国的政经状况等对我国原油进口风险的影响和选择合理的进口策略提供了定量的可操作的方法。本文进行了政策模拟,实证结果表明,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和剧烈波动以及我国原油进口量的增加是我国原油进口风险增加的根本原因,原油进口的系统风险是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风险。从2006到2011年,我国原油进口的多元性指数在0.302-0.332之间波动,基本保持了稳定。我国在中东的原油进口比重较大及我国进口份额集中于少数国家并不是影响我国原油进口风险的主要因素。 (3)为研究能源开发利益配置问题,通过对油气企业运行机理、税收制度、经济规律的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中央、地方经济与油气企业协调发展模型。通过动态的情景政策模拟,创新的对能源企业开发利润分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税费改革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应改革石油企业的税费,增加地方政府的税费分享比例,改变能源行业的投资结构。石油企业产量的稳定并增长是实现经济与石油企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应该保障企业的合理税后利润,使企业有足够的勘探开发再投资能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地方对当地民生、经济、环境的投资就可以增多,并能发挥乘数效应,直接拉动地方投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所得税、石油特别收益金、资源税、环境税等税费改革建议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政策建议。 (4)通过对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现状和能源安全战略的比较研究,对我国的能源发展提出了全面的建议。我国的能源安全应持续加强国内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增强世界能源供应能力和区域协同保障能力;进行财税改革,促进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能源技术,抢占世界能源技术的前沿;提高民众能源意识,消除能源贫困。认为忽略民众改善生活方面的能源需求,不注重改善能源贫困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