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过程中肾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在家兔急性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nousthrombosis,DVT)溶栓过程中致血尿与肾损伤的机理及组织学变化。   方法:实验用家兔60只,将其中48只家兔制备急性下肢DVT模型后,然后根据尿激酶剂量随机分为:尿激酶低剂量组(1万U/kg·d,n=12)、尿激酶中剂量组(2万U/kg·d,n=12)、尿激酶大剂量组(4万U/kg·d,n=12)、模型组(0万U/kg·d,n=12)、空白对照组(0万U/kg·d,n=12)。尿激酶小、中、大剂量组每日经家兔耳缘静脉推注尿激酶一次,连续14日。实验第3、7、10、14天,分别自家兔颈内静脉取血测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常规,补体C3,C4,凝血功能,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于实验第3、7、10天各组随机处死两只实验家兔,实验第14天,处死全部剩余家兔,取家兔肾脏,观察肾小球系膜,基底膜,血栓溶解情况等,并与同期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模型组第2天家兔死亡一只,尿激酶大剂量组第5天家兔死亡一只。实验第3、7、14天尿激酶大、中、小剂量组凝血功能、补体C3、C4,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肌酐,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第7天始电镜及光镜观察可见:尿激酶大剂量组肾脏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足突融合,尿激酶中剂量组肾脏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足突部分融合,尿激酶小剂量组肾脏系膜细胞无明显增生,基底膜足突可见少部分融合。模型组肾脏系膜细胞,基底膜无明显病理改变。第1开始,尿激酶大、中剂量组肢体肿胀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剂量尿激酶组为著。   结论:尿激酶溶栓过程可引起C3、C4补体改变激活补体系统启动补体经典途径和肾脏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足突融合,是导致血尿的主要原因。尿激酶在急性DVT溶栓过程所致肾损伤程度与尿激酶剂量及用药时间呈正相关。肾损伤最早发生在实验第7天。
其他文献
所谓高铝矿物系指一组无水铝硅酸盐矿物。主要包括蓝晶石、红柱石和硅线石(此外化学性质相近的蓝线石和黄玉也可列入高铝矿物)。是一种新型冶金高级耐火材料。其开发利用对
目的:观察血糖波动(Fluctuations in blood glucose)对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血糖控制标准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形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