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TVS-2000MKⅡ型红外热像仪对煤体破裂过程的辐射温度场进行了测定,并得出三种不同煤样的红外热像特征。结合实验结果,对煤体破裂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能量耗散规律的分析。研究并论证了利用煤体破裂过程中的红外热像特征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的方法。通过对煤体的单轴压缩实验,得出煤体的应力应变曲线是其力学特征的一个主要反映。煤体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阶段性。通过对煤体破裂过程的辐射温度场实验,得出煤体温度的升高值与其强度有关,但其表现出来的红外热像特征却受到加载速率、煤体的强度和粒度、破裂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原岩煤样的红外热像特征是:加载过程中峰值应力前煤体表面的辐射温度呈整体均匀上升趋势,与加载以前相比,温度总体升高约0.2~0.4℃;在屈服点过后,煤体出现面积较大的辐射高温区,而这一区域预示着试件将来的破裂位置。粒度小于0.5 mm的成型煤样的红外热像特征是:加载过程中峰值应力前煤体表面的辐射温度变化不太明显,与加载以前相比,温度总体升高约0.1℃左右。粒度小于1.0 mm的成型煤样的红外热像特征:煤体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温度场分异出相间的高温条带和低温条带,并出现面积较小的裂尖区温度场。煤体破裂过程不是单纯的力学过程,而是一个热力耦合过程。力学性质与现场易突的Ⅲ、Ⅳ类煤近似的粒度小于1.0 mm的成型煤样具有明显的红外热像特征,因此,利用煤体破裂的红外热像特征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预测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