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俗之见认为,语言是由人创造,供人支配和使用的工具。这种语言观念的形成源于千百年来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为世世代代的人所认可和接受。但海德格尔却认为,恰恰是这种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导致人类狂妄自大、为所欲为,以至陷入了当今的生存困境中。事实上,语言非但不是专属于人、由人创造和使用的工具,相反人倒是归属于语言的,在语言中人才得以本真地存在。海德格尔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语言本体论,他指出传统语言观的迷悟在于人类片面地夸大自身的主体性,却遗忘了存在,将语言当作一个现成的存在者来考察,从而使语言形式化和工具化,陷入了逻辑和文法的束缚。 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来思考语言,他的“语言”是一种未被遮蔽的存在的真理,语言的本质即语言说,也就足“道说”。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通过词语给物命名,由此物物化,世界世界化,一切存在者才得以彰显,也才得以持存。人也居住在语言中,与存在为邻,通过运思与作诗看护着存在,自身也才实现了本真的存在。然而,在传统的语言观下,语言的本质被遮蔽,流于荒疏,人变得无家可归,沉沦成为不可逆转的命运。若要回归本真,人唯有走向本真之语言(大道)。通向语言之途即人言对道说的应和,人必须倾听作为“大道”之“道说”的“寂静之音”,有所收获有所理解之后,才能形诸言词,这也即海德格尔提出的通达“大道”之公式: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而人应和“大道”之“道说”的基本方式就是诗与思。“大道"是“解蔽”与“聚集”的统一,将存在在者召唤在场并保持在持存中,诗即“解蔽”,思即“聚集”,诗思合一,成就了人言向道言的临近,也成就,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 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当今技术时代引发的生存困境下,将语言视为存在之家、视为人言之根基的观点,对于人类意识到自身的有限,从而听从自然的语言,尊重自然,达到和谐共处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