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患者视觉通路微结构改变的扩散频谱成像(DSI)及形态学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联合采用扩散频谱成像(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DSI)技术和形态学分析方法,探讨垂体腺瘤患者视交叉受压视觉通路微结构改变,并观察其与视野缺损(visual field defect,VFD)情况、视交叉受压程度等疾病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实现对垂体腺瘤患者视觉通路受损情况更直接的定量评估,为临床诊疗及视觉预后判断提供精准影像学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了垂体腺瘤视交叉受压患者65例(平均年龄45.3±13.3岁,男性38名,女性27名),并招募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s)33例(平均年龄44.1±15.9岁,男性22名,女性11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及眼科视野检查。本研究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采用DSI-Studio软件对DSI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基于广义q采样成像(generalized q-sampling imaging,GQI)无模型的重建方式,通过基于定量各向异性(quantitative anisotropy,QA)的确定性纤维追踪算法进行视觉通路分段(视神经、视束及视辐射)纤维束追踪,计算视觉通路各段的平均QA值及广义分数各向异性(generalized fractional anisotropy,GFA)值。使用SPM12工具箱和CAT12工具箱对3D-T1WI结构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和基于脑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分别对视觉皮层的灰质体积及皮质厚度进行计算,为了研究视觉皮层损伤影响最大的视觉区域,我们使用Brodmann图谱对脑部自动分割,选择了三个特定的感兴趣区域进行视觉皮层的进一步分析:初级视觉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V1),次级视觉皮层(secondary visual cortex,V2)和外纹状体皮层(human medial temporal complex,hMT+)。针对每个受试者,为每个视觉皮层区域分别提取平均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测量值。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临床变量进行组间比较,同时,比较垂体腺瘤组及HCs组在视觉通路各节段(视神经、视束及视辐射)平均QA值、GFA值有无统计学差异,并比较两组视觉皮层(V1,V2及hMT+)的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的差异。其次,分别观察其DSI定量参数(QA值、GFA值)、形态学分析参数(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与疾病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疾病相关指标包括视交叉受压程度指标嗅球-脑桥高度(bulbo-pontine height,BPheight)与视野受损程度指标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值。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双尾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法。此外,为了了解不同VFD程度对视觉通路损伤情况的影响,将垂体腺瘤患者VFD程度以平均缺损值-8 d B为阈值,所有患者分为重度VFD组(n=23)和轻度VFD组(n=42),对重度VFD组、轻度VFD组垂体腺瘤患者和HCs组视觉通路的DSI定量参数及形态学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三组分别进行多重比较。最后,所有统计所得p值通过Bon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垂体腺瘤组和HCs组的年龄及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腺瘤组视交叉受压程度指标BP-height与视野受损程度指标MD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视交叉受压越明显,视野受损程度越重。2、视觉通路DSI定量参数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垂体腺瘤组视神经和视束的平均QA值和GFA值均显著低于HCs组(p<0.05),在视辐射中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腺瘤患者视交叉受压可以导致视神经及视束微结构完整性破坏。在对垂体腺瘤患者视觉通路的DSI定量参数进行再次分析的结果中,垂体腺瘤组子集重度VFD组视神经、视束和视辐射的平均QA值和GFA值均显著低于轻度VFD组及HCs组(p<0.05)。轻度VFD组视神经的平均QA值低于HCs组(p<0.05),但视神经的平均GFA值及视束、视辐射的平均QA值和GFA值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测视交叉受压导致轻度的视野损伤可能对前视路结构影响较大,而在后视路结构可能不会有明显改变。3、视觉皮层形态学分析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垂体腺瘤组视觉皮层V1和V2平均皮层厚度相对于HCs组显著性变薄(p<0.05),在对垂体腺瘤患者分组进行再次分析的结果中,相对于HCs组,重度VFD组和轻度VFD组在V1的平均皮层厚度显著性变薄(p<0.05),重度VFD组在V2的平均皮层厚度也显著性变薄(p<0.05)。而hMT+的平均皮层厚度及视觉皮层V1、V2和hMT+平均灰质体积在总体组间比较中和分组比较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视觉通路影像学定量参数和疾病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垂体腺瘤组视觉通路各段(视神经、视束及视辐射)的平均QA值、GFA值与VFD程度指标MD值呈正相关(p<0.05),与视交叉受压程度指标BP-height呈负相关(p<0.05),表明视觉通路的白质完整性降低与更严重的视野损伤、视交叉受压有关。视觉皮层V1、V2和hMT+的平均灰质体积、皮层厚度与MD值和BPheight值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垂体腺瘤患者视交叉受压其视觉通路微结构受损。DSI技术可以为检测视觉通路异常提供定量信息,并有望成为确定垂体腺瘤视觉通路微结构损伤程度的潜在诊断工具。
其他文献
背景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治疗方式,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的最佳移植策略现仍有争议。此项研究的目的是回顾肺移植治疗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终末期肺疾病的经验及结果。方法此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肺移植治疗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终末期肺疾病数据,比较单肺移植和双肺移植的围手术期特征和中短期结果。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不同移植方式、受体年龄、平均肺动脉压
学位
学位
研究背景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第三大恶性肿瘤,却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癌症。由于其发病隐匿,当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已发生转移,其五年生存率仅为30%-40%。上皮性卵巢癌占OC的95%,而此类型卵巢癌易发生转移。已有报道发现,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形成密切相关。但FSH直接影响OC发生发展的作用
【目的】探讨接受适形调强放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比(Platelet-to-albumin ratio,PAR)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以及评估其在预测鼻咽癌死亡风险和疾病进展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就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的血常规资料计算出PAR,与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化疗周期,T分期,N分期,TNM分期作为本次
研究目的:本文对珠三角地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揭示该地区卫生公平性现况,探究不同社会经济属性高血压患者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应有的社会差距,以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情况。为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改善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研究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本课题组2019年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的卫生服务调查。该调查以户为基本单
【研究背景】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在国内频发。且国内几乎所有的禽流感疫情均和H9N2亚型相关。H9N2禽流感病毒将内部基因捐献给H5N1和H7N9等亚型,帮助其完成从野禽病毒到家禽病毒的过渡,并进一步造成人类感染。同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亦可感染人,但症状轻微。目前全球的确诊病例约70例,多半发生在中国。在本课题,我们报道了一例H9N2感染患者。该患者是一名9岁孩童,病情危重,危及生命,但由于及时救
研究目的高效、高选择性地构建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可以显著提高目标产物的合成效率,继而对现代药物分子合成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药物合成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而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直接来构筑碳-碳、碳-杂原子键的方法,具有步骤短、排放的废物少、原子经济性好等优势。鉴于此,其已成为当今有机合成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已经开发出许多设计带有张力环结构参与的碳
学位
研究背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目前唯一具有潜在治愈可能的一类肺动脉高压类型,其特征是肺动脉内血栓机化及纤维化、继发肺血管重构使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如不及时治疗,肺动脉高压不断发展将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评估右心功能对于CTEPH的诊断和治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