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探讨应用复乳化溶剂蒸发法(W1/O/W2)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bFGF-PLGA)缓释微球对家兔侧胸腹跨区轴型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中国家兔24只,体色白,雌雄不限,体重1.5~2.0kg,兔龄4个月。将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根据家兔体表血管以躯干前后正中线为界呈对称分布的特性;在兔侧胸腹壁胸背动脉与髂腰动脉吻接点之间设计一大小为8×12cm的一椭圆形跨区皮瓣。术前5天分别皮内注入bFGF-PLGA(Ⅰ组),bFGF+空微球悬浊液组(Ⅱ组)和生理盐水(Ⅲ组)。术后7天检测指标:①计算术后7天皮瓣的成活面积;②常规组织切片;③取兔皮肤标本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表达情况及皮瓣中线区域的平均血管数。结果术后7天bFGF–PLGA缓释微球组(Ⅰ组)、bFGF+空微球悬浊液组(Ⅱ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Ⅲ组)的皮瓣平均面积成活率分别为90.38±1.55%、61.03±1.76%、60.52±2.35%,缓释微球组成活率显著高于bFGF+空微球组和生理盐水组(p <0.05),bFGF+空微球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E组织学切片显示:bFGF–PLGA缓释微球组(Ⅰ组)主要表现为大量肉芽组织形成,皮瓣内主要以毛细血管增生明显,新生血管多存在肉膜深层。在bFGF+空微球悬浊液组(Ⅱ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Ⅲ组)中,仅见有少量的肉芽组织增生和毛细血管形成。CD34免疫组化显示:3组皮瓣中间区域平均血管数目分别为(37.75±1.48)、(22.88±1.88)、(23.39±2.64))个/cm2,缓释微球组平均血管数目显著高于空白微球组和生理盐水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而bFGF+空微球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显示大量新生血管形成, bFGF-PLGA能够促进皮瓣远端的血供关系,改善皮瓣的成活,并表达较为丰富的CD34。结论1.本研究利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可控性释放细胞因子,只需术前一次皮下局部注射bFGF-PLGA,减少投药次数,提高用药效率。2.术前5d局部注射bFGF-PLGA缓释球在家兔跨区皮瓣,能够增加皮瓣的CD34+表达,促进皮瓣血管生成,增加皮瓣存活面积。可改变外科延迟手术的传统方法,为跨区轴型皮瓣移植缩短了疗程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