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金融理论开始飞速发展,然而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投资者理性和管理者理性的基础之上。随着金融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在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市场中存在着许多异象,比如,元月现象、股票溢价、封闭式基金折价等,而这些异象是传统金融学所无法解释的。于是,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一个心理学和金融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它假定行为人是非理性的。而投资者的非理性会使得公司的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我们把投资者的这种非理性行为称为投资者情绪。那么这种由投资者情绪所引起的股票价格的波动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时间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新热点。现有国内文献沿着国外的研究进路就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开展了较丰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国内的研究多以模仿为主,其内容只是较为笼统的、概括性的研究,缺乏专门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特征的深入研究;其次,多数文献未考虑到企业的差异性,我国A股市场一半为国有企业,因此股权性质的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最后,投资者情绪也是有差异的,在牛市的时候盲目乐观,在熊市时过度悲观,这种差异也是许多文献所忽略的。本文利用我国A股683家上市公司从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量指标来刻画投资者情绪,从股权性质的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从整体的样本来看,投资者情绪与企业的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股权性质不同,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不同。通过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我们看到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显著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而非国有企业并不显著。(3)进一步对国有企业的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与持股比例大小呈正相关。实际控股人的持股比例越高,企业投资行为所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越大。(4)最后,我们在国有企业的样本下分别研究了牛市和熊市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国有企业投资行为在熊市下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明显大于在牛市下所受到的影响。因此,投资者情绪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在不同市态下存在着非对称性。此外,由于投资者情绪对非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我们进一步研究其实际控股人和不同市态下的影响也就没有意义。本文可能存在以下创新点:首先,从股权性质这一视角切入,研究了在股权性质不同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实际控股人和不同市态的投资者情绪给企业投资决策带来的影响;其次,选取2005-2013年的数据,因为在这个时间段中恰好存在两个牛市(2005-2008,2009-2010)以及两个熊市(2008-2009,2010-2013),以往的文献很少有区别的考虑牛市(投资者情绪乐观)和熊市(投资者情绪悲观)的影响,事实上存在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非对称性;最后,样本时间跨度长、样本数量多,使得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理论上本文以股权性质为视角,全面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分别对其研究了实际控股人和不同市态下的影响,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本文研究的结论对我国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非效率以及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的问题提供了依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