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胶州湾李村河口进行两次沉积物取样,对取得的七个沉积物柱状样(J1、J2、J3、J4、B1、B2 、B3)进行化学浸取实验的分析。通过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Cu、Pb、Zn、Cr、As、Co、Ni、V、Mn、Fe、Ba、Sr)在不同赋存形态中的浓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平面、深度以及季节的分布变化规律,深入了解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同时,探讨影响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的地球化学原因,如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酸溶 Fe 含量、有机质等,利用 AVS、同步提取金属(SEM)、Fe 的黄铁矿化程度(DOP)、金属的黄铁矿化程度(DTMP)等指标,对重金属污染进行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 对河口区沉积物中 AVS 和 SEM 的研究表明:胶州湾李村河口沉积物中的AVS 含量与其他一些富硫酸盐沉积环境(如海湾等)中 AVS 含量的范围相近,高于河流湖泊等淡水环境中的 AVS 含量;河口区的 AVS 数值显著高于其他远离河口区的数值;在沉积物 20-30 厘米深度内,AVS 含量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逐渐升高;采样时间不同,沉积物中 AVS 的含量不同。此外,同步提取金属的总量随沉积物深度变化范围不大;胶州湾李村河口区,除 J1 站点沉积物中的 SEM/AVS比值始终小于 1 以外,其他站点沉积物中的 SEM/AVS 比值在表层大于 1,几个厘米深度以下 SEM/AVS 比值小于 1。影响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VS 和活性 Fe 的含量,其他的因素,如有机质的含量等也会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产生影响。 对重金属在黄铁矿中结合形态的研究中发现:在所有站位的沉积物中,活性Fe 的含量远远大于黄铁矿中 Fe 的含量,其他金属如 Cd、Cr、Cu、Fe、Mn、Pb、Sr 和 Zn 也都表现出其活性部分的含量高于黄铁矿中的含量。对 J 柱沉积物的研究表明,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Fe 的黄铁矿化程度增加;不同的金属遵循不同的黄铁矿化趋势。其中,Ba 随 DOP 增加而黄铁矿化程度降低,Cr、Cd、Mn 和Zn 随着 DOP 的增加而增加,其他的元素如 Pb、Cu、Sr 没有表现出明显的 DTMP与 DOP 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