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有关于营养教育的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指导性文件,营养教育大多被整合到其他课程中进行,且开展情况不很理想。本研究是在了解了营养教育现状以及被调查对象的营养状况后,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对在生物课堂上渗透营养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鼓励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上适时适当的渗透营养教育,为高中生物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进行教学提供思路,并希望能通过生物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营养观念。在包头市A校抽取了在校高中生451人,利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调查问卷调查了学生的基本身体情况、营养知识水平、饮食行为以及营养态度四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数居多,但是体重偏轻和肥胖者仍占有一定比例;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尤其是对营养缺乏病和慢性病的预防知之甚少;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进餐时不能专心用餐,吃饭用时或长或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营养知识很重要,愿意接受营养教育,能够理智地看待自己身上存在的营养教育问题。本文的另一个研究内容是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可行性,从学科特点、新课程标准、知识版块和教材结合点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鼓励教师进行科学营养知识的渗透。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有责任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充实营养学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调查分析以及文本分析发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适当渗透营养教育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