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晚期早产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的RDS晚期早产儿95例,所有患儿常频机械通气时间均超过48小时。根据痰培养结果、X线胸片改变及血象改变等情况分为肺炎组(38例)和对照组(57例)。搜集两组晚期早产儿的基本资料,记录呼吸机使用情况,气管插管内吸痰情况,吸氧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情况,检测动脉血气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疾病危重程度及住院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OR值。结果①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为-0.915、1.407、1.320,P均>0.05)。②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前呼吸窘迫评分及RD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为-1.364、0.020,P均>0.05);新生儿危重评分肺炎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为3.564,P<0.05)。③肺炎组出生窒息及抢救比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060、8.950,P均<0.05)。④肺炎组吸入氧浓度(FiO2)大于0.6的持续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均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666、-2.713、-2.684,P均<0.05)。⑤肺炎组重复插管上机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X2为5.140,P<0.05)。⑥肺炎组机械通气前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 P02)较对照组低,存在统计学差异(t为-1.757,P<0.05);余血气分析及氧和指标无统计学差异(t为-0.843-1.074,P均>0.05)。⑦肺炎组患儿细菌培养阳性30例(75%),共检出菌株4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92.5%)。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复插管上机、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关系密切(OR值分别为7.630、1.060、1.003、0.018)。结论1、RDS晚期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重复插管上机、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2、RDS晚期早产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与重复插管上机、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呈负相关。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早产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临床病原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并发VAP的RDS晚期早产儿38例,对所有患儿行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查,对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38例痰培养结果中,30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78.95%。共培养菌株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株(7.5%),革兰阴性菌37株(92.5%),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是三种主要致病菌。②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12株,发生率为60%;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相比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高(X2=3.460-3.800,P<0.05)。③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未检出产ESBLs菌株。④三种主要致病菌均对头孢类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早产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对主要抗生素广泛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