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白睛络脉特征及观眼识证智能诊断模型构建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一基于观眼识证理论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白睛络脉特征量化研究目的:基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采用现代医学球结膜微循环定量分析方法,观察比较健康受试者与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特征,用客观量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白睛络脉的差异性并分析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白睛络脉的特征,为观眼识证理论提供一定的定量形态学依据。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气虚血瘀证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资料,经过筛选后纳入71例作为气虚血瘀证组;同期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师生的家属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的家属中招募健康受试者,经过筛选后纳入70例作为健康受试者组。在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中分别登记受试者性别、年龄,并根据观眼识证理论中眼穴区的划分,应用微循环检测仪采集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睛络脉大体分布情况和局部微循环图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两眼各穴区的白睛络脉异常频次及白睛络脉的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动静脉管径比、清晰度、网状结构、粗细不均、边缘不齐、走行异常、囊状扩张、微血管瘤、缺血区、血色,并根据田氏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计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白睛络脉的综合积分及各分项积分。将白睛络脉量化指标的变化与彭氏观眼识证理论中气虚血虚证络脉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结果:1.两组组间白睛络脉的异常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血瘀证组双眼白睛络脉异常频次高于健康受试者组(P<0.05);组内两眼间白睛络脉异常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观察对象双眼白睛脉络各区异常频次比较,气虚血瘀证组7区(脾胃区)异常频次高于健康受试者组(P<0.05),其余各区异常频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气虚血瘀证组观察对象脾胃区白睛络脉综合积分高于健康受试者组白睛络脉综合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观察对象脾胃区白睛络脉量化指标比较:气虚血瘀证组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低于健康受试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对象细动脉管径、动静脉管径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组研究对象白睛络脉的清晰度度及微血管数降低、粗细不均、血色及走形异常程度增加,微血管瘤及缺血区数量增加(P<0.05)。两组观察对象白睛络脉的网状结构、边缘不齐、囊状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观察对象脾胃区白睛络脉定量积分比较:气虚血瘀证组白睛络脉清晰度、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粗细不均、走形异常、微血管瘤、缺血区、血色积分较健康受试者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对象白睛络脉的网状结构、动静脉管径、边缘不齐、囊状扩张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1.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脾胃区白睛络脉特征与健康受试者不同。2.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脾胃区脉络特征具体表现为:(1)总体观察特点:白睛表面及络脉总体显影差,较模糊,脉络颜色浅淡且多呈淡红色;(2)络脉形态特点:络脉纤细,且多呈粗细不均样,形态丧失柔和特点,络脉上常可见瘀点;(3)络脉分布特点:络脉数量减少,缺血区及无络脉分布区域增加。3.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所采集到的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量化指标变化基本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中气虚血瘀证可出现的络脉颜色的浅淡、络脉的纤细和垂露等相一致,为观眼识证理论提供一定的客观量化证据。论文二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观眼识证智能诊断模型的构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使用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采集研究对象的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构建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证候诊断模型,评测诊断模型预测证型的准确性及筛选气虚血瘀证的特征变量,为中风病的辨证提供更高效准确的方法及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71例作为气虚血瘀证组,非气虚血瘀证患者118例作为非气虚血瘀证组。基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使用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采集研究对象的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并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病程)、体格资料(身高、体重)、神经功能评价资料(NHISS)及中医症状资料。运用双录入法将所有采集信息录入数据库中,并进行两组间白睛络脉量化资料、一般资料、体格资料、神经功能评价资料及中医症状资料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可比性及在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和中医症状资料上的特异性,并与观眼识证理论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白睛络脉的变化规律进行比对分析。应用白睛络脉量化资料、一般资料、体格资料、神经功能评价资料和中医症状资料共同构建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证候诊断模型。针对上述五种观察指标资料的高维高阶性、非线性、模糊性及难以衡量各要素的重要程度的问题,将机器学习领域中的随机森林算法引入到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证候诊断模型研究中。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智能诊断模型,将研究对象按2:1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及测试集,分别为127例、62例。通过训练集训练得到智能诊断模型,再用测试集进行诊断模型的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值)。采用Mean Decrease Accuracy和Mean Decrease Gini两种方法观察自变量(观察指标)对中风病恢复期是否为气虚血瘀证的重要性并筛选出重要性排名前十位的变量作为气虚血瘀证的特征变量。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体格资料、神经功能评价资料(NHI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资料比较中,气虚血瘀证组气短乏力、自汗症状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气虚血瘀证组(P<0.05);白睛络脉量化资料比较中,两组白睛络脉综合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虚血瘀证组的白睛络脉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减少,清晰度及网状结构程度降低,微血管瘤、缺血区数量及血色异常程度增加(P<0.05)。2.本研究模型的OOB误差为21.26%,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构建出的模型对测试数据的总预测准确率(Accuracy)为88.71%,对中风病恢复期是否为气虚血瘀证的预测特异性(Specificity)为87.18%,敏感性(Sensitivity)为91.30%;对本模型全样本数据的总预测率(Accuracy)为96.30%,对中风病恢复期是否为气虚血瘀证的预测特异性(Specificity)为95.76%,敏感性(Sensitivity)为97.18%。用测试数据预测模型精确度确为0.89,AUC值为0.959>0.9,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3.研究中自变量(观察指标)对中风病恢复期是否为气虚血瘀证的重要性比较,Mean Decrease Accuracy和Mean Decrease Gini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均显示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占比最大,而其中血色、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量化指标为模型贡献度较大参数。小结:1.研究中发现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减少,清晰度及网状结构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降低,微血管瘤、缺血区数量及血色异常程度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增加。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采集的白睛络脉量化指标的变化基本与观眼识证理论中气虚血瘀证可出现络脉颜色的浅淡、络脉的纤细和垂露等相一致。在其他临床资料的比较中仅有气短乏力和自汗的严重程度中有差异,提示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可作为气虚血瘀证的辨证依据。2.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智能诊断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可提高中风病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中风病证候的辨别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可行性方案,为远程人工智能中医诊疗平台的搭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3.通过对观察指标的重要性比较中发现白睛络脉量化资料是模型对证候判断最有意义的特征变量,结果表明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对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佐证了观眼识证理论在中医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中医证候诊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结论:1.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脾胃区白睛络脉较健康受试者不同,主要表现在:白睛络脉的清晰度下降,络脉颜色浅淡,多为淡红色,络脉数量及管径的减小,络脉的粗细不均、走形异常、微血管瘤及缺血区的增加。2.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不同,主要表现在:白睛络脉的清晰度下降,络脉颜色浅淡,多为淡红色,络脉数量及管径的减小,微血管瘤及缺血区增加;非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网格样分布较多。3.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采集的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客观量化指标变化基本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相一致,为理论提供了充实丰富的定量形态学依据。4.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候智能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可提高中风病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中风病证候的辨别提供了一种准确客观的可行性方案。5.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对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佐证了观眼识证理论在中医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观眼识证理论的客观量化是一种具有较高可信度及可行性的辨证方法。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化学方法合成针铁矿、纤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等常见铁氧化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BET)、傅立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能量弥散光谱(SEM-EDX)等手
白血病复发的根本原因是缓解后患者体内仍存在微量白血病细胞,而机体不能对残留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监视而清除之。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白血病,缓解期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21世纪初,纽约时报评论社会工作:"一度被视为挎着篮子帮助穷人的社会工作,现在已是一个学科,有着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对社会存在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它在医疗、社区和学校领
疲劳性胫腓骨骨膜炎是胫骨和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总称,有时各个发生,有时合并发生.该病也是运动中较为常见的慢性损伤.如果患病时间长,容易引起疲劳性骨折,临床上不可忽视.现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一种组织学诊断,临床BPH通常表现为解剖学或影像学证实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患者主观症状为主的下
<正>42年来,我们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县、灵川县、恭城县、平乐县、梧州市用中草药治疗我国十大毒蛇咬伤2000多例,这十大毒蛇是: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竹叶青蛇
会议
为预防高地温深井煤自燃,提出了灌注阻化惰泡防灭火技术,介绍了阻化惰泡的组成及防火机理,采用程序升温,对比分析了煤样经阻化隋泡溶液处理前后CO产生率与耗氧速率比值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