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批大规模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成长性心理问题,增强学生自我管理,从而更好的成长与有效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宿舍的成员大多来自不同地方,习惯、性格、文化、思想等存在差异,容易发生冲突与矛盾,这时如何应对出现的问题,关乎宿舍人际关系和谐水平,进而影响个体孤独感的体验。因此,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应对方式、孤独感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方向,也成为学校、社会、国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探讨应对方式如何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孤独感之间发挥作用,对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分析模型是否符合现实。本研究以广西五所大学的97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Russell与Cutrona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杨荣修订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建模,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在整体上表现困扰较少,在性别和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①男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困扰显著高于女生;②独生子女的室友支持困扰显著高于非独生。(2)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分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分,两个维度在以下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1)男生的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女生;(2)独生子女的应对方式显著低于非独生;(3)文科生的应对方式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4)大一学生的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的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3)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总体上处于偏上孤独水平,在性别、学科、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1)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2)理工科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3)大二、大三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4)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应对方式、孤独感三个变量两两显著相关。宿舍人际关系各维度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宿舍人际关系各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5)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和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孤独感。宿舍人际关系困扰中的交谈因子和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是孤独感的最重要预测源。(6)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可以直接与预测孤独感,又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预测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