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属肿瘤坏死因子(the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Ⅱ型超家族配体成员,最初发现时因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而命名。经研究发现,APRIL在多种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系中高表达,是一种肿瘤生长保护因子,也可能是一种肿瘤细胞增殖刺激因子。本文通过检测食管鳞癌组织、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中APRIL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探讨该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癌、癌旁、转移淋巴结及未转移淋巴结中APRIL mRNA表达水平,以及食管鳞癌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血中APRIL mRNA、癌胚抗原(CEA)mRNA水平。分析组织中APRIL 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性别、年龄、位置、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探讨外周血中APRIL mRNA与CEA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及转移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及提高预后判断准确性。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30例正常食管上皮、36例单纯增生、29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原位癌组织的APRIL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诸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RT-PCR方法检测APRIL mRNA和CEA mRNA基因在63例食管癌患者术前3天外周静脉血中的表达,并与20位健康人(查体无肿瘤、自身免疫病、心脑血管疾病、炎症等异常者)的外周血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荧光RT-PCR检测外周血APRIL mRNA、CEA mRNA的方法,并将检测结果与食管鳞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APRIL 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转移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及转移淋巴结中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粘膜组织(p<0.05),并且在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粘膜组织,有统计学意义升高(P<0.01或P<0.05)。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63例食管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E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68.3%,APRLL mRNA为65.1%。同时检测这2种靶基因,如果至少表达其中一种即可记为阳性表达者,其阳性率提高为81.1%。食管鳞状细胞癌及转移淋巴结中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外周静脉血中APRIL Mrna、CEA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PRIL mRNA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食管癌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RT-PCR联合检测APRLL mRNA和CEA mRNA可以增加食管鳞癌外周血检测的敏感性,为了解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侵袭和转移)提供依据,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预后及监测疗效提供帮助。意义;APRIL mRNA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反映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良好指标。APRIL能促进肿瘤通过淋巴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有关。淋巴转移是恶性实体肿瘤难以根治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研究APRIL的功能对食管癌的筛选、抗肿瘤增殖和抗淋巴管转移治疗及判断疾病复发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T-PCR联合检测APRIL mRNA和CEAmRNA可以增加外周血循环癌细胞检测的敏感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预后及监测疗效提供帮助。